争魏 第八百七十六章 律法(2/2)

    二、凡大秦之人,上至王子公卿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一律赋税。

    三、大秦永不加赋。

    这三条其实相当于大秦的宪、法。

    杨峥看了几遍,除了第一条能完全执行,后面两条难度颇大。

    但再难也要坚持。

    大秦能走多远,其实就看后面两条的执行程度。

    当然,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完美的东西也经不住人心的渗透,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后代和后世立下一个标杆。

    也算是大秦的初衷。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的威信就是大,无人敢反驳,也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

    整个大秦仿佛一张白纸,仍由杨峥自由挥洒泼墨。

    一个国家的气质取决于前两代。

    光武帝以豪强而取天下,于是豪强在东汉不断壮大,逐渐形成士族门阀,而东汉正是灭在士族豪强头上。

    】

    司马懿、司马师耍阴谋诡计,东西两晋便充斥着各种阴谋诡计,从上斗到下,从里烂到外。

    大秦将来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杨峥觉得,至少不会像司马家的晋朝那般窝囊……

    杨峥从底层崛起,为大秦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两个月后,杜预带着孙瑾、陆抗等一干江东君臣回到大兴。

    杨峥热情接待。

    孙瑾被钟会控制多年,虽然十岁,却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没有多少亡国之痛。

    其他江东文武虽一脸悲戚,但杨峥看得出来,绝大多数都是装的,他们或许更关心利益怎么分配。

    孙权离世之后,皇帝在江东并没有多少权威,江东士族也谈不上对孙家有多忠诚,他们之间更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只有陆抗脸上一脸低沉,眼神中带着几分澹澹的悲伤。

    宴席之后,整日郁郁寡欢,最终病倒了。

    不过大兴医学昌明,杨峥令太医悉心治疗,修养一段时间,身体逐渐恢复。

    “太子为国之储君,陛下虽有卷顾之意,然不可久留在外。”鲁芝提醒道。

    这种事情也只有他敢开口。

    “伯父所言甚是,朕这就下诏,令太子回京。”杨峥也觉得差不多了,杨旭随同南征,已经有大半年了。

    皇帝和太子关系的稳固是大秦安稳的基石。

    在外面时间长了,就会生疏。

    这半年以来,几个小家伙争先恐后的在杨峥面前表现,最得杨峥宠爱的是十子杨炅,他的外公正是蜀汉后主刘禅。

    手下天然有一帮蜀汉旧臣势力。

    年纪轻轻,便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

    还有十三子杨昱,颇为英武,雄武过人,在青营中出类拔萃。

    老杨家经过杨峥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枝繁叶茂起来。

    孙子孙女都有七个了。

    每次宫廷宴会,看着偌大的一家子,杨峥心中安稳不少。

    司马家不就是人丁兴旺,才最终成了事吗?

    曹家子嗣本就单薄,还被曹丕圈养起来,最终让曹魏走向凋零。

    陈寿的书札中有评断: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令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恩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召太子回京的诏令刚刚下达,江东却传来惊天动地的消息,太子视察江东度田事宜,遭遇刺客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