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八百二十五章 平乱(三)(2/2)

    若真这么做,才是真正的得罪了军中将士,弄不好把王濬逼反了。

    三王灭就灭了,杨峥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也算是杀鸡给猴看,警醒其他士族。

    “陛下不妨静观其变,看看风向!”卫瓘建议道。

    杨峥点点头,下令封锁消息,尽量低调处理,把热度降下来。

    谁知才过了一天,邺城便沸沸扬扬。

    王祥听到此时之后,没挺过去,当场撒手人寰了,毕竟也八十多岁的人了……

    荀顗、郑冲连忙跪在杨峥面前请求告老还乡,前所未有的恭顺起来。

    这一次杨峥没有阻拦,放他们回乡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兔死狐悲,徐扬都督卢钦上表朝堂,直斥王濬胆大妄为,屠戮士人,此例一开,只怕国无宁日。

    此前中立的泰山羊氏、琅琊诸葛氏、博陵崔氏等等山东大族联名上表:山东人心惶惶,士民皆惧池鱼之殃……

    河北士族也纷纷上表:国朝新立,用此人不降。

    连坐镇关中的鲁芝也被惊动了,“打压士族豪强,虽利国利民,然不可操之过急,王濬此人胆大妄为,只恐后患无穷……”

    历史上的王濬也正是如此,不按常理出牌。

    伐吴的三路大军还没准备好,他就已经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暗然收。

    “伯玉以为该如何处理?”杨峥揉了揉额头,如果是别人也就罢了。

    鲁芝的意见,一定是要重视的。

    他不蓄私财,不结党营私,完全是为大秦为杨峥考虑。

    而且他也没反对打压士族豪强,只是弹劾王濬胆大妄为。

    一方都督,杀伐自决之,对大秦不是什么好事。

    其他将领若是效彷,大秦岂不是乱套了?

    卫瓘神色一动,“王濬所为,虽大利于国家,然此风不可助长,此人有大才,需敲打一番,不妨先调回御前,观其心性,待群情不那么激烈,然后用之。”

    有一说一,王濬虽然快刀斩乱麻,为大秦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但后患的确非常大,弄得自己有些被动。

    刚刚拉拢的河北士族与自己又出现了一丝裂痕。

    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

    警示士族豪强的目的达到了,但也会让他们更警觉。

    王濬留在外面带兵不合适了。

    杨峥点点头,“王濬胆大妄为,罚俸一年,褫夺一应官爵,降为散骑常侍,以观后效,另外,王氏尸骨,由王濬收敛之……”

    散骑常侍是个非常微妙的职位,可大也可小,关键看皇帝器不器重。

    不过杨峥相信王濬不是蠢人,知道自己的深意。

    “陛下这处罚……”卫瓘苦笑着。

    杨峥也苦笑,做做样子给士族豪强们看而已。

    好在诏令下达之后,士族豪强非常有分寸的没有多说什么。

    非常有默契的让这件事过去了。

    本来就是王氏先往刀口上撞。

    灭的也是王氏的三族,没有士族豪强会挺身而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王氏鸣不平。

    人性就是这么现实。

    此后,杨峥亲自出席了王祥的葬礼,王氏并没有完全灭绝,王祥的长子王肇、次子王馥因入质在邺城而幸免于难。

    不过王家也只剩这两根独苗了。

    葬礼上,杨峥挤出几滴眼泪,曾经叱吒风云的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就这么烟消云散了,让人不甚唏嘘,遂当场赦免了王肇兄弟作乱连坐之罪,贬为庶人……

    群臣立即高呼:“陛下仁德!”

    杨峥心中暗叹:世态炎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