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六百三十三章 上策(2/3)

    似乎局势就这么陷入僵持之中。

    北面陈骞也按兵不动,观察河西形势。

    不过这种对峙,对秦军是有利的。

    一旦入冬,秦军的优势就来了,黄河也不再是天险。

    到时候河东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本来此次出兵一半是为声援钟会,牵制司马昭,另一半则是牵制陈骞,缓解太原压力。

    能不打最好。

    让钟会这颗毒瘤继续壮大,消磨中原实力。

    事实上,司马昭没准备好东西大战,杨峥也没准备好。

    洛阳城里,司马昭也在密切关注杨峥的动静。

    “杨贼勒兵临晋,必是要图谋河东!”司马炎道。

    “世子英明,若我军不攻淮北,则秦贼必然不敢攻河东。”石苞拱手道。

    原本入洛阳是必死之局,但襄阳之战,石苞表现突出,让司马昭意识到此人的作用。

    司马家的几只忠犬,相继陨落,邓艾、王基战死,王昶、州泰病逝,陈泰被气的吐血身亡,钟会叛变,只剩下一个陈骞和石苞。

    中原不缺将才,但独当一面的帅才却青黄不接。

    司马家可堪一用的也就司马骏。

    这种局面,司马昭杀石苞,是自掘根基。

    石苞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司马昭,明知被猜忌,却从无怨言,兢兢业业,时常还为没有做好任内之事而感到惭愧。

    简直是忠犬的典范。

    司马昭就算只是为了立个牌坊,也舍不得杀这条老狗。

    “若是如此,岂不是淮北难以平定?”司马炎不满道。

    淮北大战还没开始,淮北的良田就被人盯上了。

    司马炎跟士族豪强的关系比司马昭还要亲密,为了他们的利益,司马炎当然有些心急。

    襄阳大战后,司马昭的身体又恢复了不少,看样子活个十年八年完全没有问题。

    十年八年中的变数可就太多了。

    亲弟弟司马攸的名声越来越大,身边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司马炎当然心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