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五百八十二章 流言(2/3)

    跟司马家一条心的王濬、王浑早在宛城就被调走了。

    蒋斌神色一动,“他日必有大战,杨峥此言是也,淮南在后,吴国无法支援,此时不取淮南,他日必被四方合围!”

    现在不闹事,以后想闹都没机会。

    司马家打不过秦军,但打淮南却是得心应手。

    这几乎是明牌。

    在洛阳被闲置的钟毓多次来信,让他别折腾了,早点自缚回洛阳请罪,争取晋王的宽大处理。

    钟会当然嗤之以鼻,他没兴趣回洛阳当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与当年西平的杨峥一样,他现在也需要破局。

    而破局的方向只能是淮南,全据淮水之利,再与东吴结盟,方有一线生机。

    “淮南、石苞……”钟会揉了揉额头,当初以十万大军换淮北,不失为一条妙计,要田有田,要人有人,蛰伏个三四年,且耕且训,十万大军还不是轻轻松松?

    但司马昭转眼就釜底抽薪,废除屯田制,人没了,田也没了。

    士族豪强更不可能支持他。

    司马家的声望也到达顶峰,无可撼动。

    石苞虽是寒门出身,但勤于事务,威德服人,淮南在他治理下,也在渐渐恢复生机。

    而一旦淮南恢复生机,就是淮北钟会的末日了。

    “取纸笔来!”钟会转眼就有了计策。

    寒门出身,注定在中原是个异类。

    钟会的信不是回给杨峥,而是直接写给石苞,还是异常高调的送去寿春。

    “以公之才量,中原无出其右,当为卿相也,会闻名久矣,今公居淮南,会居淮北,当长相往来也……”

    信也没什么具体内容,无非就是一些吹捧之词。

    这也是钟会擅长的。

    而且评价石苞当为卿相的,并不是钟会,而是郭玄信、赵元儒等名士。

    石苞当年与邓艾同为车夫,又在长安卖铁,直到遇到司马懿,直接平步青云,擢升为尚书郎,从此飞黄腾达。

    树大招风,爬的太快,太轻松,自然会遭到嫉妒。

    钟会有一句话没有说错,中原是属于士族的。

    很快,淮南和洛阳同时流传起一首童谣:宫中大马几作驴,大石压之不得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