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五百七十四章 正法(2/2)

    周煜走到今天,跟自己的纵容不无关系。

    如果他只是一个将军不是都督,或许不会走到今日。

    很多人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将领,却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帅才。

    “大王!”卫瓘率先拜了下去。

    “大王!”其他将领也单膝跪地。

    杨峥一言不发。

    同一时刻,长安大街小巷上贴满了新印刷的文告。

    周煜所犯何法,战败的经过,家眷的处置全都写的清清楚楚。

    五个儿子全部废为治民,永不录用,不当田产、钱财,皆由镇抚司一一查询来路。

    力战而死的杜河则被大力褒扬,追封虎贲郎将,赐西原亭侯,长子杜冲不用退级,直接袭封,下一代才开始退级。

    长安的缇骑也纷纷外出,将处置命令送往各州各郡各县。

    争天下可以用阴谋,但治国当以阳谋。

    错了就是错了,无需遮遮掩掩,自欺欺人。

    反而会增加官府的公信力和威信。

    阵亡将士的家眷脸上怨气少了很多。

    都督一级的重将被斩,对军中冲击力极大。

    军纪不知不觉就严明起来,以前是宣义郎苦口婆心的说教,上官懒懒散散的执行。

    现在人人惊醒,任何军令都严格执行。

    军中贪赃枉法之事少了很多。

    原本训练的时候,老卒自恃劳苦功高,敷衍了事,或是告假,如今全都老老实实的跟新兵一起训练。

    趁此机会,杨峥改亲卫三军为中军,设虎贲、鹰扬、武卫、骁骑、中垒、中坚六营,每营一万至一万六,预计今后两年,中军规模扩充至七万左右。

    曹家失过,就是从中领军与中护军易手开始,一个统领全军,一个主管军中将领升迁,权力太大了,杨峥将领兵之权、升迁之权全部收归自己有。

    各军亦不设各军主将,秦王是最高统帅。

    每军各设校尉、左右司马、参军、主簿、宣义令等职负责训练、后勤、监察等事务。

    战时,由杨峥赐下虎符统军出战。

    废除部曲制,军为国有,校尉以上,卫兵由十人、五十人、百人依次增加,最高不得超过三百人。

    既然已经立国,称呼行台大为不妥,改为尚书台、中书台。

    尚书台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总理国政,最高官员为尚书令,其下为左右仆射,再下为六部尚书。

    中书台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

    杨峥博采众家之长,深刻学习新岳父刘禅,不设丞相,亦不设录尚书事,改为平尚书事,亦即几百年后的同平章事。

    鲁芝、卫瓘、杜预三人加平尚书事,索靖、张斅为左右仆射。

    李密、陈寿、张辅、常忌、寿良、皇甫陶等人皆为中书舍人。

    苏泓、张焕、杜宽、皇甫谧、彭护、姜伐野各为一部尚书。

    这些任命不是杨峥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而是与鲁芝、卫瓘、李密、陈寿、张辅等人商量数月才成型。

    凉州士人、蜀中士人、军中将领,各方面的利益都照顾到了。

    马上可以打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

    秦国也需要走入正轨。

    以后的东西大战,都需要国力支持。

    而不是一两场大胜就能决定天下归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