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五百零五章 异心(2/4)

    蒋舒投敌,傅佥战死,阳安关失守,敛兵聚谷之策付之东流,姜维早已心力憔悴。

    即便此战钟会退走,姜维回到成都,也一定会被黄皓一党群起而攻之。

    现在蜀国无人可用,才不得不暂时放下矛盾而已。

    董厥一愣,“国事艰难,还望伯约振作。”

    姜维没有回答,提笔在缣帛上书写。

    董厥不再言语,失去汉中,蜀国门户洞开,剑阁虽是天险,但攻蜀的路径并非只有剑阁一途。

    除了剑阁扼守的金牛道,米仓道、子午古道,即可南下巴中。

    事实上,魏军根本不需要南下,只要在汉中维持一定兵力,蜀国就不得不重兵防守,以蜀国的国力耗不起。

    黄皓掌权,朝野乌烟瘴气。

    人心早就乱了。

    尤其是被压制的益州本土士人,他们从来不想北伐,也从来不想恢复大汉,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这些年一直被荆州士人压制,早就离心离德,谁是蜀中之主,对他们没什么差别。

    国小国弱不可怕,众志成城,未必就不能力挽狂澜。

    但国小力弱,还内部分裂,也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

    很多事情姜维看不到,站在蜀主刘禅的位置,却是一清二楚。

    而且荆州系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荆州出身的罗宪拜益州士人谯周为师,阎宇投靠黄皓……

    归根结底,在董允、蒋琬、费祎离世后,荆州士人已经没有能挑大梁之人。

    稍顷,姜维一封信已经写好,洋洋洒洒。

    递给董厥看。

    “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魏道克昌,皆君之力。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着,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