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刮地(2/2)

    百姓能挤出几个钱?

    “快快打开坞门,征西将军是来解救尔等的,万万不可自误!”宣义郎们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身后一排红着眼的凉州虎狼之士,他们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

    既然出兵了,不沾血肯定是不可能的。

    杨峥还没有那么迂腐,秋毫无犯的对象是百姓,而不是敌人。

    “不愿与征西将军一同匡扶大魏,尔等就是司马氏的爪牙!”宣义郎的声音中逐渐带着杀气。

    这也是杨峥给他们逻辑。

    有的坞堡开门了,有的,则负隅顽抗,坚决不肯就范。

    凉州士卒们一个个狞笑着扛起长梯,开始攻堡。

    此类场景在京兆、冯翊处处上演着。

    豪强们的坞堡和庄园很坚固,但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凉州士卒,绝大多数没有挺过去。

    然后这些又横又没有眼力价的豪强们成为无头尸体,他们妻妾子女则捆住,扔上牛车。

    有宣义郎、宣义掾在,基本没发生什么惨无人道之事。

    在凉州,能进入亲军,什么样的女人没有?

    这年头女多男少,说媒之人踏破门槛,若不是军中有法令,服役期间,只准娶妻,不得纳妾,这些士卒早就妻妾成群了。

    但若是违抗军令,被宣义郎、宣义掾抓到,轻则沦为奴隶,重则杀头!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些宣义郎们人手一个红皮小本本,传说那就是泰山府君的生死簿,谁的名字上去了,不死也要脱层皮。

    生人西居长安,亡魂东往泰山。

    因此无人敢犯军法。

    所有的杀戮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除了坞堡,城池也是凉州士卒觊觎的对象。

    打破一座坞堡或者庄园,最多千把人,几百石粮,但若是攻破一座城池,里面的东西就太多了。

    八二分账,两成也是一个巨大数字。

    关中最精华的区域就在长安以东潼关以西。

    京兆郡十县,长安、霸陵、杜陵、郑县、新丰、蓝田、长陵、商县、上雒、阳陵。

    冯翊郡八县,临晋、合阳、夏阳、重泉、粟邑、下邽、莲勺、频阳。

    全都是人口富庶、土地肥沃的好地方。

    不过每座城池中,都有些守军,加上青壮,能凑出个三四千守城。

    拜杨峥动不动就在草原搞京观所赐,还有刘珩在并州屠城,如今的凉州军威名赫赫。

    几千虎背熊腰的士卒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城下,杀气拔地而起,一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军队,自然威势凛凛。

    有些羌胡士卒长矛上还挂着血淋淋的人头,苍白的童孔对着城墙。

    未经训练之人见了,腿肚子就打颤,站都站不稳。

    京兆、冯翊的守军大部分被司马孚抽调入长安。

    剩下的也聚往临晋、蓝田、潼关、武关等咽喉重镇。

    面对如狼似虎的凉州军,也只能乖乖打开城门。

    合阳、频阳、霸陵、杜陵、郑县被凉州军一阵恐吓,守将与县令弃城而逃。

    敢反抗的,都是有一定底气的,凉州军一时也拿不下来。

    不过杨峥给他们的命令就是能攻则攻,不能攻则走,下一次再来。

    有这五座城池,里面的东西足够凉州军搬一阵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