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三百二十九章 诛心(2/4)

    加上原来的重骑,杨峥麾下的具装骑兵达到一千三百人。

    每人双马,改良的骑兵长枪,单手激发的弩机,精制环首刀,在这个时代,算是武装到了牙齿。

    一千三百名人高马大的羌汉壮汉穿上盔甲、跨上战马,真正意义上铁骑就这样诞生了。

    还有两套特意为杨峥打造的铁甲,一套华丽轻便,穿上之后,杨峥顿时感觉逼格拉满。

    一套狰狞厚重,披在身上,提起刀矛,感觉自己就是个钢铁禽兽。

    这些年对铁坊的持续投入,终于有了不小的成果。

    灌钢法、百炼法不断改良,盔甲更加轻便坚固,刀剑长矛更加锋利。

    有了这支铁骑,杨峥对最后的决战更加期待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形与势一分一毫的累积。

    杨峥的实力在暗中增长,郭淮却在明面上增长。

    每隔几天,河东的羌胡部落就会加入其中。

    郭淮威名赫赫,重兵云集,背后有整个关中支撑,还有洛阳司马家的支持。

    只看纸面上的实力,郭淮胜算八成以上。

    历来大战,羌胡都积极踊跃参加,从中分一杯羹。

    到了十月,河西人马已经聚集到了五万。

    蒙虓、周放、刘珩等人大喜,五万就意味着达到了上阵要求,没有丝毫惧意。

    尤其是刘珩,在杨峥的授意下,每天带着他的锣鼓队早中晚三次,敲锣打鼓对着黄河东岸破口大骂:“郭淮老贼受大魏重恩,不思报国,反助纣为虐,有何面目见文帝与先帝?”

    郭淮举孝廉之后,只是平原郡的一个府丞,却是被时任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看重,召入麾下,用为心腹,由贼曹逐渐转任丞相兵曹议令史,参谋军机,由此发迹。

    曹丕代汉,立即擢为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这种知遇之恩,全被郭淮忘的一干二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