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两百六十一章 缺人(2/2)

    没有经验不要紧,大家一起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折冲都尉和左右副尉在西平已经算是高级军官了,马虎不得,杨峥发下政令,西平人人可以参加招募。

    看似没有门槛,实则门槛非常高。

    老兵们极为踊跃。

    武勇他们倒是不差,都是砍人的一把好手,拿起刀子就两眼发红的那种。

    但要他们管理属下兵备、田地,就太难了。

    十六个都尉,只有四个略通文墨的老卒胜任。

    所谓略通,就是能写出自己名字,勉强能算出一百以内加减的水平……

    这个时候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青营的子弟如同韭菜,还没长齐,就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剩下一些十一二岁的半大孩子,实在派不上用场。

    不过考核之后,倒是有几个人引起了杨峥的注意。

    第一人西都城贼捕掾林森,字茂兴。

    贼捕掾就是捕快。

    其父林忠原是亲卫营一伍长,当年明月峡大战俄何烧戈时,负伤退役,转为屯田司马,管理建威城屯田。

    林森因父功而被提拔为西都贼捕掾。

    倒不是因为他胜任都尉,而是他的一根长矛能跟刘珩斗的有来有回。

    尤其是箭术,能开五石强弓,两百步内,命中极高。

    这差不多是这时代的狙击手了。

    以后阴人能用得着。

    对于人才,杨峥一向来者不拒。

    一问得知父子二人都是猎户出身,从小就靠弓箭吃饭。

    这样的人当个捕快实在屈才了,杨峥直接转为亲兵。

    当然,他能跟刘珩斗个旗鼓相当,是因为刘珩的狼牙棒子掉在在允吾城护城河里,一直没捞起来,新的还在打造当中。

    另外两人则是杨骏与杨珧。

    弘农杨氏出身,自然是文武双全,才器过人。

    杨济、杨嚣管理屯田司,现在杨骏杨珧当折冲都尉。

    杨峥心中有点悬。

    但此时已经不是考虑那么多的时候。

    暗有九野营,明有宣义司,各项制度也颇为健全。

    自己又何必小肚鸡肠?

    作为一个后世人,以后势力壮大了,难道还没办法对付一个逐渐没落的士族吗?

    最后一人居然是杜斌……

    一个差不多被杨峥遗忘的活宝。

    不过这厮的确有些本事,只是人太不靠谱,鼓捣幺蛾子的能力,远超刘珩。

    刘珩大多数情况下是知道进退的。

    这厮从不论场合。

    让杨峥心中有些打滑。

    不过人家正正经经考上来的,对答如流,无论是管田,还是管兵,全都不在话下。

    该用还得用。

    一念及此,杨峥封这七人为折冲都尉,左右副尉暂且空着,配上速成班的长史、兵曹、宣义令,金城差不多够用了。

    杨峥把杜斌、杨珧分到河曲,还是离金城远一些为妙。

    万事开头难。

    把框架搭起来了,以后慢慢就会好了。

    鉴于实在缺文职人员,杨峥干脆弄了一个招贤司,以杜宽为司丞,此举也是在借他的名声。

    好歹是做过朝廷郎中的人,在士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不过杜宽不太看得上杨峥没品秩的官。

    端起了架子,称病在家。

    有杜预在,杨峥还真不好弄得太僵。

    最后只得劳烦鲁芝才勉强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