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两百五十三章 仁义(2/3)

    从曹丕时代起,越来越多的士族崛起、壮大,掠夺土地人口,朝廷能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只能增加对庶民的掠夺。

    苛政勐如虎。

    两汉田税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大部分时候维持在十税一左右,当然这是两汉还算清明的时候。

    到了曹魏,则成了官六民四,民间有牛自耕则五五之分,每户还要出绢二匹、绵二斤的户口税,这还是魏武时代“轻徭薄赋”时期。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繁重的徭役、兵役、杂税等等。

    一场大战,民间为之一空。

    曹爽伐蜀大战,就把雍凉的底子耗空了。

    羌氐百姓怨声载道。

    一个普通农民,风调雨顺耕种一年,落到自己嘴里的只有两成左右,只够全家喝稀勉强饿不死。

    所以很多人宁愿投奔士族豪强为奴为婢,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到了晋代,天赋更是高达十税八。

    百姓基本就是连奴隶都不如了。

    所以西晋立国之时,关中羌氐鲜卑的叛乱此起彼伏。

    杨峥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有实施的可能性。

    百姓都会用脚投票的。

    司马父子掌权之后,三国会越来越稀烂。

    杨峥感觉自己抓住了一丝时代脉搏。

    西平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没有那么多敲骨吸髓的士族、权贵、官僚。

    上层建筑朴实无华,跟随杨峥杀出来的人,还未腐朽,全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而洛阳朝堂暮气沉沉、死气沉沉!

    他们固然不乏一些才智卓绝之人,但都只是这时代的表湖匠,无法改变房子里的死气与暮气。

    “此事我立即与鲁公商议一番!”杨峥道。

    “同去。”杜预也来了兴致。

    做不做的成以后再论,但完全可以尝试一番。

    杨峥记得伟人屠龙术中说过一句话: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谁解决了时代的问题,谁就能主宰这个时代!

    这才是最大的仁义。

    两人火急火燎的上马,亲兵们也翻身上马,表情中带着些莫名其妙。

    不过他们都习惯了杨峥的这种风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