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两百五十二章 军谋(2/2)

    稍有不从,便是一顿鞭子。

    田垄上木桩上还挂着几颗人头。

    杀一儆百这招永远不过时。

    “金城郡可以效彷邓艾的南安郡,沿黄河、湟水十里一坞堡,二十里一烽燧。”杜预建议道。

    弹劾奏表和请愿书上去了,也不知朝廷是什么意思。

    大概率只能默认现实,然后暗中集聚实力,等待下一次的翻脸。

    跟西平死磕没有意义,还要从长安或者洛阳调集重兵,吃力不讨好,司马父子应该不会这么干。

    破羌一战,为杨峥赢得了发展时间。

    “这是当然,下一次邓艾再来,就会看到一座铜墙铁壁的金城郡,不过下一步,还请元凯教我。”杨峥知道自己短处,争锋与两军之间,是自己的长处,战略发展,就是自己的短处了。

    而杜预算是杨峥手上唯一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

    军谋司成立的初衷意义便在于此。

    不能总杨峥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

    万一没摸准,栽下去,可就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机会。

    杜预眼神闪闪发亮,“东守西出,北和南抚!”

    杨峥愣了一下,“西海已然到手,荒川异域,劳师远征,似乎有些劳民伤财。”

    杜预折断一根灌木枝,在地上勾画出凉州、西域、雍凉的大致地图。

    “雍凉有郭淮,实力强大,邓艾虽然败了一阵,但有司马父子支持,短期内会恢复实力,我们没有任何机会,就能攻下,也会陷入蜀国与洛阳的两面夹击之中,一定会败亡,东面不可出。”杜预在雍凉划了笔。

    然后指着北面,“听闻兴云有取凉州之意,但恕我直言,时机未到,冒然取之,朝廷一纸诏令,匈奴、鲜卑、羌胡为爪牙,地方豪强为党羽,互相勾结,十年之内我军难以廓清乱局,而十年之后,司马父子的天下必然稳固,是时挥几十万关东军来攻,将军能守住否?”

    杨峥眉头一皱,匈奴、鲜卑、羌胡倒也好办,提刀子砍就完事了。

    但地方豪强有多难搞,杨峥心知肚明。

    陈泰都搞不定,自己无名无分的,更难。

    杨峥点点头,的确是时机未至。

    杜预又指着南面广大的羌地,“我军已然占据河曲之地,羌人一盘散沙,自为仇雠,并非所有部族都要与将军为敌,可灭其强横者,招抚其弱小者,假以时日,我军势力可向高原延伸。”

    这个策略其实已经在施行。

    奴隶、待归、治民之策颁布之后,越来越多的羌人走下高原,成为待归。

    杨峥记得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大量草原、西域、高原部落向中土迁徙。

    是大融合的外部因素。

    高原之上,到处是封冻区,缺衣少食,互相攻伐掠夺,反而投奔西平,还有一线生机。

    杜预指着西域之南、西海之西的广大领土,“此地瓜果满山,牛羊盈野,只有几个羌人部落,兴云大可取之,以为牧马之地!若他日西域有变,可由此进西域,若凉州有变,我军亦可由此转攻敦煌、酒泉。”

    补齐这个区域,连接上河曲,正是历史上吐谷浑的版图。

    杜预在西海划分牧区,对西面地缘有一定的认知。

    拿下这个区域,uu看书加上金城,就不是凉州抱西平入怀,而是西平反过来要抱住凉州!

    要不怎么说还得要个谋士呢?

    刘备遇诸葛亮,孙策遇周瑜。

    而杜预绝对有资格成为这时代顶级的谋士。

    以前是赶鸭子上架,不愿为杨峥出谋划策,高平陵之变后,杜预也就看清了司马家的本性。

    见杨峥颇为意动,杜预拱手道:“预在西海一年,熟知当地形势,请命三千部众,为主公取之!”

    称呼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

    三国都不是大一统的王朝,所谓忠诚也就没那么严苛。

    蜀国投魏,魏国投蜀,各有人在。

    而杨峥若是能把这些土地收入囊中,有实力成为第四国。

    这等名垂青史的功勋,杜预岂能不动心?

    杨峥心花怒放,“元凯此去必定成功,我六千拨骁骑营与一千重骑与你,若有难处,可向伏罗城求援。”

    杜预笑道:“三千骑足矣,再多虚耗粮草,反不为美,属下一路招抚讨伐,轻而易举,三月之内,必定成功!”

    23sh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