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第九十一章 冬阵(2/2)

    杨峥实在没有脸拿这些东西,“多谢将军,这些东西暂时用不上。”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与夏侯霸喝了些酒,杨峥才告辞离去。

    回到枹罕,再度颁下法令,每户十五以上,凡五十以下,皆要参加训练,由军府负责一日两餐。

    这一次推行的异常顺利。

    一方面是威信已立,另一方面,一日两餐对这时代的人有巨大吸引力。

    伍长、什长本来就是骆谷之战九死一生的伤兵。

    受了伤,还能活着回来,已经说明他们的能力。

    训练由他们担当大任。

    冰天雪地中,诸族青壮四千三百人合成一军,再不分彼此。

    人是有了,但武器盔甲奇缺。

    只能以长棍代矛,短棍代刀。

    好在羌人们平常打仗也是这些玩意,棍子上有块尖铁,就算长矛了。

    兵法中对士卒的训练选取,都有严格标准。

    管子中有记:一日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日教其耳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六韬中早就对精锐的选拔提出标准: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已上,走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缚束旌旗;力能毂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者,为武车之士。

    后世常说北方熊国是战斗民族,其实华夏是真正的战争民族、战略民族。

    孙子兵法能为万世之垂范。

    近代西方才概括出战争艺术,而东方早在战国时代,便上升到战争哲学层面上。

    华夏历史上真正安定的能有几年?

    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战争中度过的。

    司马法总结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能在西北生存,身体素质都不错。

    平常没事的时候,也会与野兽搏杀,而部落间为了生存争夺资源,动辄挥刀相向。

    很多人都见过血,性情剽悍,稍加训练,就是优质兵源。

    缺点在于明号令、知阵法。

    这些缺点都是可以克服的,杨峥为了增加对抗性,还把羌营、賨营的正军拉出来,有了对比就知道差距。

    冰天雪地里,训练如火如荼的展开。

    杨峥每日带着百余亲兵巡视,也稍稍激励了他们的士气。

    每过一天,杨峥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实力增长一分。

    冰雪有消融迹象的时候,张特从西河大营送来一人,跪在杨峥面前,“求、求将军救我阿爹!”

    这人骨瘦嶙峋的,头发也不知多少天没洗了,张牙舞爪像只螃蟹。

    脸上一半血污,一半泥垢。

    “你……”杨峥实在没认出来。

    那人泪如雨下,哭哭啼啼的,倒是把脸上污垢冲散了不少。

    这不是姜伐野的儿子姜阿刀吗?

    杨峥赶紧扶起他,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的姐姐成了自己的女人,不过他的父亲又是“伐野兄”,辈分已经乱了……

    “你阿爹怎么了?”辈分乱了,关系感情还在,杨峥不能不见死不救。

    “我爹被俄何烧戈、伐同屡次偷袭,围困与断风谷,请将军救他。”

    俄何烧戈、伐同?

    杨峥又是愤怒,又是欣喜,这厮来的太是时候了。

    自己磨了一个冬天的刀子,转眼就有人拿脑袋往刀口上凑。

    俄何烧戈也是老相识了,自己没找他的麻烦,他自己送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