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罗刹(2/2)

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这事儿一点也不意外。

游牧民族之间虽然矛盾重重,可一旦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人家也是会团结起来的。

从周世显口中,徐徐吐出了几个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历史上是如此,后世也是如此,这是两种文明,两种文化之间的战争,也是最不可调和的矛盾。

大明眼看着要崛起了,异族便会放下矛盾,联手来围攻大明,无论是历史上的游牧民族,还是后世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

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因为。”

周世显眼中闪烁着森森寒芒,轻道:“因为他们害怕大明崛起。”

因为异族深深的知道,悠久的华夏文明一旦出塞,打出来,并且在塞外站稳脚跟了,将自己璀璨的文明带到塞外的土地上……

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将会是一个大中华文化圈。

“吱。”

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呼。”

一阵冷风,吹的军服猎猎作响。

瞧着塞外深邃的天空,周世显眼中闪烁着冷冽寒芒,心绪如波涛起伏,良久难以平息。

大汉,大唐,大明,历朝历代,无数华夏先贤为了打出去,丢尽了血,可他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卫青,霍去病,李靖,高仙芝,蓝玉,李成梁……

几千年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将在这片土地上病死了,战死了,老死了,被陷害死了,曾经的荣耀化为枯骨。

终归于一捧黄土。

这一次,他能成功么?

如今塞外是群狼环绕,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渐渐的,周世显目光越发坚定,不论成败,这是他一手开创的波澜壮阔大时代。

已不虚此行。

“传令。”

周世显面色凝重,徐徐道:“军议。”

军情如火,不容怠慢。

午夜时分的大宁城,已经处于宵禁状态,一队队身穿大红棉甲的骑兵在宽阔笔直的街道上疾驰。

午夜,白虎节堂。

众将云集于此,将星闪耀。

瞧着麾下年轻的将领,一张张英姿勃发的脸,周世显做出了决断,调整了一些列战略部署。

“征兵吧。”

通传内阁,急命江南,两湖,两广之地征召新兵十万,加紧训练,作为塞外大军的补充兵力。

从劳改营征召顺军,西军俘虏五万,征召漠南各部骑兵五万,顶住西北方向的压力。

原定的伐清计划不变。

“大都督令!”

千言万语化为一道军令。

“哗。”

厅中百余名将官,整齐划一的站了起来。

周世显徐徐起身,冷峻的嘴角抽搐着,溢出了几个字:“三日后祭旗,出兵伐清!”

厅中响起众将官的嘶吼。

“标下遵令!”

随着一声令下,北至大宁,山海关,中原,松江府……好似开水一般沸腾了起来。

三日后,清晨。

旭日在东方升起,大宁城东郊沸腾了起来。

“咚咚咚咚。”

随着聚兵的战鼓声响起,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从各自的营房中涌出,在军官带领下向着东郊汇聚起来。

“哗,哗,哗。”

不久,这天地之间尽是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哗,哗,哗。”

“希律律。”

战马嘶鸣着,拖拽着一架架炮车,踏着优雅的小碎步徐徐奔驰,涌向了高高飘扬的龙旗之下。

半个时辰,六万凤威军完成了集结。

龙旗,战旗高高飘扬。

大宁东郊,鸦雀无声。

过了一年,长到十四岁的大明皇帝朱慈烺,穿上了一身象征着尊贵的龙袍,登上了高台。

周世显率领麾下军官,挎着战刀,略微落后半步,以彰显对皇帝的尊重。

帝国荣耀,熠熠生辉。

“众将士!”

高台上,朱慈烺的嘶吼声响彻这方天地。

“我大明,万胜!”

“万胜,万胜,万胜!”

这山呼声响彻云霄。

“出!”

龙旗挥舞,战旗飘扬,马背上插满了火枪的骑兵早已按捺不住,策马扬鞭向着辽西疾驰而去。

“驾!”

黄得功的四万骑兵作为先导,率先向着辽河发起进攻。

骑兵后面跟着的是六万凤威军主力,辎重营,工兵营,总计十万人的驮马化步兵大军。

占据了漠南的这块地盘重要性凸显出来。

漠南之地有着大量蒙古马,这里的蒙古马个子矮小,爆发力差,作为战马使用太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