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太妃投怀(2/2)

对于册封娜木钟母子这件事,崇祯皇帝,内阁还是挺乐意的,又不用花费什么本钱,又能给清廷制造一个大麻烦。

何乐而不为?

崇祯皇帝还给了这对母子一块封地,就在密云大营东边,滦河边上,一大片水草丰美的青草地,用来安置三千王账骑兵。

这就算是北元王庭的旗号立起来了,可这位大妃不在封地呆着,天天总往密云跑。

“你们在房里干嘛?”

孙怡人点点头,想从两人身上看出点什么。

“咳。”

周世显轻咳一声,将床底下露出的一截女子小衣,往里头踢了踢,便正色道:“大妃仰慕咱们汉家文化,特地来找到本镇,教她书法。”

“嗯……周大人军务繁忙,如此,本宫就告辞了。”

娜木钟点点头,盈盈起身,仪态万千的走了。

“大妃慢走,我送送你。”

“哼。”

孙怡人撇了撇小嘴,不开森。

这时崇祯爷的圣旨来了。

“宣,周世显入宫面圣!”

紫禁城,乾清宫。

“臣周世显,叩见吾皇……”

“平身,平身!”

一瞧见英姿勃发的周世显,崇祯爷高兴坏了,赶忙从龙椅上走了过来,搀着胳膊扶起。

南居益等几位重臣看在眼中,如今这君臣,翁婿二人关系可太好了,这就是咱崇祯爷,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赐座!”

周世显坐了半个屁股,恭敬道:“不知陛下招臣来,所为何事?”

“嗨!”

崇祯皇帝干瘦的脸上,有着意气风发,也有一丝丝尴尬,他看了看内阁首辅南居益。

“咳咳。”

南老大人也有点尴尬,轻咳了几声,娓娓道来:“这如今呐……”

其实也没别的事儿,就是如今朝廷又缺银子了,南边顺军退了,北边清军也退了,大明迎来了一段宝贵的发展期,崇祯爷觉得自己又行了。

这位皇上总算是醒过来了,重用了一批天启老臣,还有一批有才干的外官,打算干点实事儿了。

于是呢,这些天皇上撺掇着内阁在京畿一带卖地呢,京畿也有不少荒废的田亩可以卖。

这招是跟周世显学的……可没做成。

卖不动啊!

卖地的公文都贴出去三天了,可出手的一个都没有,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崇祯爷没招了,就把周世显给找来想想办法。

“为啥呢?”

崇祯爷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卖不动?

“哦……呵呵。”

周世显笑了笑,在京畿卖地,也亏皇上能想的出来,这要是能卖的出去才叫见鬼了呢。

京畿和河南,山东可不一样,河南,山东长期战乱,什么王爷,地主都被顺军,清军杀光了,遍地都是无主的土地。

可京畿不一样啊,京畿这一片儿的良田土地,都在谁手里把持着呢,大部分都在皇亲国戚,勋贵,世家手里。

谁敢买京畿的土地呀?

虽然是无主的荒地,可买下来也用不着几天,这些土地就该被皇亲国戚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弄走了。

强取,豪夺,这事儿大明权贵们可干的太多了!

到时候地没了不说,弄不好连命都没了。

谁能惹的起皇亲国戚呀?

这叫土地兼并。

明末的土地兼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这事儿南居益能不知道么,他是不想说,也不能说,曾经有一位千古名相想要抑制土地兼并,这个人叫张居正。

后来张相爷死后被抄了家,还被人从坟里挖出来鞭尸。

这事儿,无解!

“嗯?”

崇祯皇帝若有所思,急了:“周爱卿,你得给朕想个办法。”

这位皇爷是真的急了,抓着周世显的胳膊不撒手了,如今大明百废待兴,黄河泛滥救灾想要银子,整顿军备需要银子,修缮城墙需要银子……处处都缺银子。

朝廷那点财政收入完全不够看。

可想在京畿这片儿弄钱,就相当于从皇亲国戚手里抠银子,这可是一群铁公鸡呀。

这事太难办了。

“要不,加商税?”

这也不成,大明的商税主要在江南,可如今的江南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崇祯的控制。

大明的江南如今被东林余孽,复社,和左良玉那帮兵痞牢牢控制着,实际上已经是个独立王国。

那咋办?

在崇祯皇帝眼巴巴的期待下,周世显笑了笑,徐徐道:“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皇上呀,南大人,你们得听我的。”

“啊?”

皇上,首辅对看了一样,眼睛不约而同的亮了起来,这小子就是鬼主意多,难不成他还真有办法?

“嗨!”

周世显笑了笑,不就是弄银子么,办法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