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宝库(1/3)

随着沙俄人的骑兵从北方大举赶来,大规模的加入了西北战场,对刚刚攻占了伊犁的明军来说……

速胜已是一种奢望。

多日征战,人困马乏,且天气条件越发恶劣了。

周世显见势不妙,便在伊犁城收拢兵马,带着大量缴获的骆驼,驮马,迤逦向敦煌方向撤退。

回头望。

伊犁河谷在皑皑白雪覆盖下十分壮美,这里人称塞外江南,有山,有水,有绿洲,也是丝绸北路的第一要冲。

可得而复之的滋味……

叫人心不甘,情不愿,心中好似憋着一团火。

“走!”

周世显虽心中不舍,可决战时机尚未成熟,敌情不明,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便决然道。

“撤!”

仅仅在一天后,顿河哥萨克首领小叶尔马克率领的骑兵大军到了,身穿灰色军服的骑兵如潮水一般涌来。

马蹄声响彻旷野。

有沙俄骑兵撑腰,巴图尔的准格尔骑兵杀气腾腾,冲在了最前头,潮水般涌入伊犁城。

“叽里咕噜!”

瞧着城内明军遗弃的一些死马,死骆驼,小叶尔马克与几名俄军将领凑在一起嘀咕着,一脸骄狂。

“这些猪一般的鞑靼人。”

深深的恨意写在了脸上,又有几分得意,明军与准格尔人在天山脚下,大打出手,他麾下的沙俄军反倒成了最大的赢家……

小叶尔马克的八字胡翘了起来。

“占领这里!”

风雪中,敦煌。

退守敦煌的明军召开了军议,可军帐中鸦雀无声,气氛有些压抑,加急军报好似雪片一般飞来。

准格尔汗彻底投靠了沙俄,率领一万多骑的残部,在沙俄骑兵的支持下打回了伊犁,正在沙俄的支持下大肆扩编部队。

战局急转直下。

并且周围几个汗国如哈萨克汗国,突厥人,回回部族纷纷躁动起来,各方势力纠缠在一起,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这地方……”

周世显面色凝重,觉得肩头亚历山大,中亚这地方……还真个大型马蜂窝,捅不得。

难怪清廷花了七十年都没打明白了。

他精心筹码的西北之战,出师不利,伊犁得而复失,准格尔汗做了带路党,好不容易收复了天山东段的大片土地,如今……

又让了出去。

他竟然,竟然给沙俄人做了嫁衣。

这谁能想的到呢?

沙俄人的狡诈,令周世显与麾下众将心中凛然,真真便好似一头灰熊,非但虎背熊腰还十分狡猾。

“顿河哥萨克……”

周世显看着巨大的西北地图,口中喃喃,又是这个小叶尔马克,顿河哥萨克的大首领。

“啐。”

黄得功啐了一口,一脸鄙夷:“又是这孙贼。”

这孙贼似乎是,忘了当年在远东被大明铳骑打的鼻青脸肿,好似丧家之犬一般只顾着逃命。

如今好了伤疤忘了疼,似乎从顿河老家招兵买马,又卷土重来了。

“哈哈哈。”

账内众将,哄堂大笑。

“当年要不是他跑的快……”

哄笑过后。

明军众将咬牙切齿,只恨当年没有一鼓作气,将这孙贼留在远东,如今终于酿成大祸了。

“无妨。”

周世显也不禁眉头微皱,挥了挥手:“散了吧。”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既不能速胜,便只好徐徐图之。

他俊朗的脸上露出几分玩味,笑道:“都回去歇着吧。”

“来年再战!”

这孙贼竟然要和他玩兵法……

这可就有点意思了。

一战过后,凛冬降临,退守敦煌的明军,与占据了伊犁的沙俄准格尔联军形成了长期对峙。

时光荏苒。

一转眼,随着大明中兴三年的腊月来临,西北战事陷入了长期的僵持,可全真教倒是越来越兴盛了。

在大都督府,明军全力支持下,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教众已经发展到了三万多人,核心成员也有两千多。

全真教众以蒙古,突厥人为主。

这事儿也不奇怪,这地方的人没有自己的文化,在东西方各大教派的影响下摇摆不定。

教众改换门庭也是家常便饭,早年间信回回教,后来又信喇嘛教,如今改信全真,也是寻常之事。

腊月间天寒地冻,让一切生产,建设活动都停了下来。

大清早,道宫外。

周世显穿着一身皮裘大氅,在信徒的队伍里穿行,瞧着周围大大小小的蒙古包蔓延数里,这景象真叫人心旷神怡。

与信众们交流一番。

“吃的饱么?”

“穿的暖么?”

瞧着甚是斯文儒雅。

被接近的信徒受宠若惊,赶忙下拜。

“好,好。”

周世显笑的合不拢嘴,勉励了一番才回到官厅,厅中,玉真子仍旧在推演紫薇命盘。

娜木钟还在睡懒觉……

“玉真道友。”

周世显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正要走过去,玉真却做出一副矜持贞洁的样子,盈盈起身,抱着命盘走出去了。

两人擦身而过,一个冷艳慑人,一个不胜尴尬。

“玉真……”

一声呼唤,佳人却毫不留恋的走了。

“哎?”

周世显瞧着她婀娜背影,不由得摸了摸鼻子,瞧着她这般清清冷冷的娇艳模样,心中倒生出温馨之感。

犯贱呐。

不由得摇了摇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