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开疆(1/2)

太上皇崇祯在后花园中,肃立良久,他很想控制住自己起伏的情绪,可眼泪还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无人处,后花园里响起一声声呜咽。

哭了,太上皇哭了。

这一刻他如释重负,这副胆子压在他肩膀上太久了,二十年来压的他喘不过气,如今终于解脱了。

心智一阵迷糊。

一阵天旋地转,太上皇缓缓倒了下去。

“陛下,陛下!”

魏国公府的人吓坏了,一拥而上,赶紧叫御医来看看吧,还好只是情绪波动太大,伤神了。

同时间,成都府。

将天府之国,汉中这块粮食主产区拿下了,周世显心情还是很舒畅的,不过汉中被张献忠祸害的有点严重。

张贼在蜀地盘踞了四年多,刮地皮,抓壮丁,麾下大小军头欺男霸女,导致汉中人口锐减,大片土地都荒芜了。

至少需要几年时间来休养生息。

汉中,武侯祠。

“吱。”

汉昭烈庙尘封的大门缓缓敞开,蜀汉之主刘备位列中央,诸葛位列于东,关二爷,张飞位列于西。

周世显与郑森等人徐徐步入。

“各位先贤在上。”

走上前,拜了拜,又上了几柱香。

外头时不时响起短促的惨叫声,凤威军又在外坑杀人了,杀兵痞,杀恶人,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三日后,各地西军被清缴一空,内阁从江南派来的官员也到了,汉中之地重归于大明治下。

而大都督周世显却已经离开了成都府。

五日后,云南,丽江府。

丽江缓缓流淌,鸟语花香,风景如画,静谧中带着浓浓的野趣,各部族的山民,渔民聚居于此。

可轰隆隆的马蹄声打破了丽江府的静谧。

“吁!”

骑兵在丽江之畔减速,翻身,下马。

“哒!”

周世显一脚踩在丽江之畔,风景秀美的土地上,亲兵马队快速散开,将正在江畔饮水的几头大象赶走。

“好地方!”

手捧丽江水,洗去了脸上的灰尘。

江水清澈见底。

“美,真美。”

郑森等人纷纷翻身下马,被眼前的美景折服,可是再看看这里人烟稀少,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荒滩野地。

周世显起身,擦了擦手,喃喃道:“多好的地方呀。”

可为啥大明对这块地盘没兴趣呢?

因为偏远,荒蛮,交通不便。

说的再简单点,穷乡僻壤的地方,没什么好处可捞,士大夫,伪君子对这种没好处可捞的地方没什么兴趣。

大明土财主眼睛里只有水浇地。

“叮铃铃。”

亲兵马队正在江边休息,这时候,不远处有一支马队徐徐走来,足有上百匹矮小的驮马,在泥泞的丽江之畔艰难的跋涉着。

这支商队在江边转了个弯,一抬头便瞧见江畔上千精骑,红彤彤的一大片骑兵,吓了一跳。

“喂!”

周世显向着商队挥了挥手,口中喃喃自语:“茶马古道。”

这条路竟然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

这条路也有上千年历史了。

和短视的明朝士大夫不同,大明西南各府的行商,一直通过丽江这条路,与藏南各州保持着密切的练习。

茶马古道,顾名思义便是用茶换马。

用大明盛产的茶叶,换取藏区高寒地区出产的藏马,大量优质藏马,也是大明地盘上能找到最好的战马。

战马也是大明最紧缺的战略物资。

可……

咱大明的土财主,士大夫,文人官僚看不上呀,和中原地区的大片水浇地比起来,战马算个屁呀。

养战马没啥用,还费粮食。

耕地用牛,拉扯用毛驴,骡子就行。

“哎。”

周世显和茶马队挥了挥手,叹了口气:“咱大明呀,早在开国时候,洪武年间,在藏南本来是有几个都司衙门的……”

周世显冲着麾下参谋军官娓娓道来,说着说着,却又觉得十分无趣,藏南都司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

早在大明中期,边境都司早就废弃了。

谁干的?

明孝宗,弘治朝那帮名臣干的,什么刘大夏,杨廷和,李东阳,一个个大名鼎鼎呀。

可就是这帮土鳖将大明带上了放弃边疆,战略收缩的不归路!

弘治朝让出了多少边疆地盘呢?

西边,弘治朝让出了吐鲁番,将势力收缩回了河西走廊,南边让出了藏南,将势力收缩回了云南……

最可气的是南洋,弘治名臣们还把马六甲给让出去了!

让让让,缩缩缩。

所以说在华夏这块土地上,凡是士大夫集团势力最鼎盛的时期,通常也是国土面积最小的时期。

这边疆能让么?

可弘治朝那帮土鳖文人觉得能。

就这还千古名臣?

“罢了。”

周世显有些无趣,如今藏南在谁手里呢,一个叫做亦里巴力的汗国,也就是当年成吉思汗的子孙后代。

大明盛世这都两百多年了,这般蒙古王公还活的逍遥自在呢!

这说出去谁信呐?

“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