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逼迫洪承畴投降(2/2)

桌子的前面坐着100个学员,他们是在这4万人马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一批。

王学军就掰着指头,给他们讲形式,将自己这个朝廷的规章制度,讲政策,讲他们回去以后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种速成班。一批学员只学习5天,考试合格之后,再换另一批学员。

而那些毕业的学员,就会回到他自己的队伍里去,将学到的在传授给他的手下。

王光启对王学军这样慢条斯理的战斗,表示了真的不理解。

“你既然心疼这些将士们,那就应该派出你的非洲军团进行攻城。”

然后一指那个城墙:“你看看你看看,那城墙垛口上已经挂了能有上百个黑奴了。只要他们轻轻一跃,就登上城头了。何必你还要让他们跳回来?”

王学军就翘着二郎腿,摇头否定他:“我不是想要攻占这个破寨子,我这样天上地下的立体进攻,要想拿下这个破寨子易如反掌。

我不是要抓到洪承畴,我是要让他主动向我投降。”

“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如果我抓到了洪承畴,我怎么处置他?按照天下人都知道的罪行,我只能杀了他。”

一提这事儿,代表着全天下人的王光启,就咬牙切齿:“要是我抓到洪承畴,这个大明的最大罪人,这个最大的汉奸,我必然将他碎尸万段,生生吃了他,才能解我的心头之恨。”

王学军就叹息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怕的就是这个。所以我要给自己一个饶恕他的理由,向天下饶恕他的理由。所以我只能期盼着他投降我。嘿嘿嘿嘿,你们不都说杀俘不祥吗?所以只要他投降我,我就不能杀他。”

然后一字一句的说:“天下人都不能杀他。”

对于这样的谬论王光启气的浑身哆嗦:“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为什么要饶恕他?”

王学军就慢慢悠悠的吟咏道:““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你什么意思?”

王学军就继续道:“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坐镇南京负责南方战事。

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也让江南少死了很多很多人。

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

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最终,满族人消失了,成为我们汉族人的一部分了。”

“你要为这个狗汉奸翻案?”

王学军摇摇头:“我不想为他翻案,因为它本来就是打入敌人内部,我们的同志。”

王光启就一下子掀翻了王学军面前的桌子。

“奸臣啊,狗贼啊,叛逆啊,汉奸啊,胡说八道啊。”

他的这些话,其实是糅合了对洪承畴和王学军在一起的。

前面说的是洪承畴,后面说的是王学军。

看着已经气急败坏的王光启的指桑骂槐,王学军就根本没往心里去,大有唾面自干的风采。

这时候一个锦衣卫风尘仆仆的打马来到跟前。

“从许杰先生哪里取来了东西啦?”

这个锦衣卫神秘的回答:“许杰先生不给你那东西,说怕你喝点酒,脑袋一冲动交出去,或者弄丢了。”

王学军跺脚:“好你许杰,我掐死你。”

掐死许杰,大家已经都听腻歪了。

“不过先生向您交了一件东西。”

然后小心翼翼的在贴身处,拿出来一个黄凌,那是明黄,是皇室专用的颜色。

王学军打开,王光启伸着脖子好奇的看。

王学军故意的躲开他。仔细的看了之后,交给了身边的赵振武:“好了,把这个东西派人送过去吧。”

赵振武接过:“我亲自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