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喜结连理(2/2)

还想削夺王学军实力兵权?这是在加强。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呢,张之及又笑眯眯的看向姜曰广,看的姜曰广直发毛。

“姜大人在士林声望及高,为了避免影响干政。你我携手,到东海找一小岛,咱们一对亲家过逍遥日子如何?”

姜曰广就一个踉跄。这辛辛苦苦的算计,最终把自己算计到孤岛钓鱼了。

这事闹的。

但你还不能说什么,外戚干政,这是政治正确,你还就得捏着鼻子认了。

而小皇帝也慌了。

现在自己姐弟4人,孤身在这里,唯一的依靠就是这个世代忠诚的英国公的保护。

而这次,不惜违背祖宗的规则,想要娶张紫妍这个,比自己还大三岁的人县主做皇后,目的就是要拉拢张之及,来制衡王学军。

结果现在看这件事弄砸了。

不但制衡的效果没有了,反倒把还准备重用,用文臣来制衡王学军这个武将的姜曰广也给弄没了。

既然结果是这样,那自己不惜违背祖制,被世人诟病搞这些干什么?闲的难受吃饱撑的吗?

想到这里,就有些慌乱的看向了自己的姐姐。

长平公主就在珠帘后开腔了。

“诸位臣公,我和皇上以及两个幼弟,失去双亲,我这个姐姐,就按照礼仪规矩做我这一家之主。”

公主发话,所有的人都躬身蹭着珠帘后的公主施礼。

“对于皇上选后选妃的事情,这事儿当办。我们没有了父母,我这个长姐做娘,我认为张紫妍和姜大人的孙女,这都不妥。”

一语既出,满殿沉默,即便小皇帝张张嘴,最终也乖乖的闭上了。

“首先这两桩婚事,就与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不合。而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就会使国朝失去栋梁,使朝堂失去大贤。这是非常时期,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情?”

公主侃侃而谈,说的在情在理。

“同时我也知道,张紫妍尚书,已经许配了人家,他许配人家在先,皇上更不能够拆散鸳鸯。”

小皇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还有这事儿?”

这时候张之及站了出来:“万岁,的确有这事。”

然后解释:“当初摄政王戴兵掩护百姓南下的时候,为了帮助摄政王约束住京营的骄兵悍将,我不得不将我妹妹留下帮助摄政王,而我保护着皇上和二王上山东。

但当时男女授受不亲,摄政王和小妹朝夕相处,难免有些人要闲言闲语。而我父母早亡,我这个哥哥长兄比父,就做主将小妹许配给了摄政王,相约在先帝解除丧期之后完婚。”

朱见深当时不信,做着最后的挣扎:“你这么说可有什么凭据?”

珠帘后的公主就苦涩一笑,在自己的公文袋里,拿出了一张泛黄的纸:“这是当年英国公和本公主,给摄政王和他小妹的婚书。早就在我手里存放着呢,诸位可以当场验看。”

那还看什么,连正牌的妻子,都不反对,那别人还反对什么?

再说了,即便那张婚书是假的,但在这个大殿里,有张之及和公主的这番话,大家要是再撮合张紫妍和皇上的婚事,那你是几个意思?你让皇上食人牙会吗?

小皇上看着姐姐,公主就冲他悄悄的挤了挤眼睛,那意思很明显,稍安勿躁,给我闭嘴。

聪明不过帝王家,尤其是打小就深受帝王教育的太子,立刻明白了姐姐的安排的政治目的。

虽然有两不相帮之嫌,但同意张紫妍嫁给王学军,但毕竟给自己的皇位,还有姐姐和两个弟弟4个人,变相的上了一道保险。

患得患失之间,坐在上面哈哈一笑,大度的冲着王学军拱手:“这是好消息啊,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朕呢,抱歉了摄政王,你们早不公布,差一点让朕成了棒打鸳鸯的混蛋。正所谓宁拆十座庙,不坏一件婚。好了,朕选后选妃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等先帝丧期一过,朕要亲自为摄政王赐婚,并主持婚礼,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闹了这么一大圈儿,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在大家领略了皇上的大度,公主的心机深沉之后,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大家还是各干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