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被逼出来的统一(2/3)

“联虏平寇”就成了弘光朝廷一厢情愿的上策。

但什么事坏就坏在汉奸的身上了。

当听说多尔衮对身边诸王贝勒说,大明这么大,咱们人撒出去,连个芝麻盐都起不到,转眼就没了,怎么一统江山?

现在咱们就是要能得一寸是一寸,能得一尺是一尺。占足了便宜就行了,实在不行,我们退回山海关,做个东北王去。

那些刚刚投降满清,还梦想着做新朝开国功勋的原先明朝大臣不干了。

你们心满意足的走了,那怎么能行,到时候,我们怎么办?难道要我们放弃这中原富庶,跟你们钻老林子,过野人的生活吗?

那绝对不行。

于是,以原先的大明兵部右侍郎金之俊为首的汉奸,就联名上书坚决反对。竭力怂恿满清决策南征,并且大谈其江南民风脆弱,不难平定。

谷窂

而事态的发展也为多尔衮等人决策提供了依据。

自从五月间清军占领京畿以来,除了在七月间发生过大顺军由山西反攻,占领井陉县城以外,南京的弘光政权龟缩于江淮以南,数十万大军割据自雄,鱼肉当地百姓。

山东小朝廷现在发展内部自顾不暇,也看不出有多大野心。

所以,大家都各首地盘,结果就是大顺军西撤后,归属未定的河北南部、河南都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收复”。

那里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但又互不同属,似乎成了无主之地了。

而真正彻底的坚定南北统一的,确是山东截断京杭运河给他的刺激。

让多尔衮,真正感觉到,大明的北方,没有南方的物资补充,真的不行。

随着战争的进行,满清不断的将关外的主力八旗,加上汉蒙各自的八旗源源不断的调入直隶。

而后,又开始大量的接受明朝军队的投诚,组建绿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