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根本(2/2)

“但您的承包制度,就能避免吗?”

后世都懂的东西,在这个年代的人是不懂的,所以必须耐心的解释。

“我将土地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转包给农民。他们只有耕作的权利,没有买卖的权利,这样就杜绝了土地买卖,让无论多么困苦的百姓,到最后的时候,还有一把粮食收获,还有一捆柴禾取暖,不必冻饿而死。”

众人想了一下,无不纷纷点头赞同。

“同时也能杜绝,朝廷过度的压榨百姓。杜绝贪官酷吏对百姓的过份盘剥。

比如说我将承包费,按照洪五爷当初的规矩,是两钱银子,再加上三钱银子的代徭役钱。然后不再加任何的徭役捐税。”

“但是贪官酷吏们依旧增加呢?”

王学军一笑:“由于是承包制度,百姓们愿意承包就承包,你只要高过了这个数目,就没有人承包你的土地。而国家也会严格的规定那些官员,哪一地让百姓们将土地撂荒我就打掉他的乌纱帽。

大家可知道,我提高了官员俸禄一倍了,那么那些官员该考虑一下,饭碗和贪污掉脑袋之间的利弊了。这样两面约束,他自然而然就要守规矩。”

赵应国点头:“如果能让官员们不用冒风险,就过上体面的生活,官员也是乐于秉公执法的。”

而李越也欢喜的道:“既然国家承包土地给百姓,还明码标价的只要五钱银子,那么,那些士绅地主再想向佃户收取八成的地租就难啦,佃户就会纷纷抛弃他们的土地,转而承包官府的。好啊,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舒缓百姓民力啦。”

这时候,公主建议:“虽然现在战乱中,有大批的土地无主,更加上人口锐减,但还不适合将所有的土地都承包出去。”

“为什么?”

“因为承包多了土地给一个农民,他们是侍弄不过来的,那是浪费。二来,这样的政策一出,就会吸引周边势力的百姓过来,我们不能到时候没有土地给他们,让他们失望。”

王学军拍手叫好:“还是公主有长远眼光。正所谓民乃兵之本,只有有了足够的百姓,才能有足兵。这事就按照公主说的办,每人按照现在的生产能力,最多承包十亩土地,但大小不论,如果耕作的好,他的承包期,将是一百年。”

这样的年限,几乎就等于还是把土地给了农民,但却不被土地限制了。

这样,就避免了百姓只顾掠夺式生产,而不培植地力的情况出现了。

说到了兵,话题就转到了军队上。

大明的军队是出了名的烂,山东现在号称有兵二十五万。

但其实真实的数字,有个十万就顶破天了。

这就好比,在前明,兵部账本上,全国有兵三百二十一万九千(崇祯十七年一月数字)

结果呢?结果李自成都兵临城下啦,全国竟然无一兵一卒可勤王。

于是,军机处李岩提出,现在立刻淘汰老弱,增强军队真实的战斗力。

“现在都督手中有一万陆军,如果再把山东实际的十万军队,压缩成两万,清一色的青壮,然后军费不减,做到足饷足银,再补充完备装备,那就成为了一支真正的军队,如果运用得法,一万将士,足可以和三五万满清绿营相抗衡。”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全体的赞成。

朱见深难得的插话提出:“其实,只要裁撤卫所,就足可以压缩军队数目了,更能解放人力,用于生产,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大明的卫所彻底的烂掉了,根本没有一点战斗力,连维持一下地方的能力都没有了。

但军户这个户籍,又限制住了他们不能从事其他的工作,这样一来,卫所没兵却有兵,官府不得不每年挤出不多的财政,来养活那些不是兵的兵。

结果就造成了,卫所士兵饥寒交迫,官府财政捉襟见肘。

现在是打着大明的新朝,新朝就要有新气象。正该利用这个机会,打烂所有弊端,建设出一套真正有利的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