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吕宋地位(2/2)

被点到名的几名文武都起身躬身领命,洪磊没想到打理吕宋的苦差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他当然知道这是延平王在培养他的执政能力。

整个延平王府如今算是有了三府之地,其中承天府的级别最高,府尹由延平王亲自兼任。琼州府知府张煌言那也是一代名臣,声名显赫。

以他洪磊现在的资历,还没有资格担任一府知府,利用知府到任之前参与一府之地的管理也算是给了他一个非常不错的锻炼机会。

郑氏的官现在可不好当,自从延平王继位以来,对文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再想如以前一般坐在衙门的二堂喝茶如日当老爷是想都甭想。

整个官吏的考核细分了多个方面,从百姓的生活水平,辖地儿童的入学率,每一年的税收是否有提高,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没有发展,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考核,任何一方面没有进步都要进行仔细的陈述,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那就等着接受调查吧。

当然有了政绩,得到的好处也不少,比如说各个指标都能达到考核优秀的官员,年底会得到一笔丰厚的奖励。

这笔奖励是官员一年俸禄的二倍,这样的激励措施就是鼓励官员将自己的辖地治理好,治理的越好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相反懒政惰政,贪腐无度就会受到严惩,严重的掉脑袋也不是不可能。官员在贪腐的时候,就应该去想一想风险与收益哪一个更高一些。

在吕宋城缴获的收获郑经只留下五百万两现银准备运回承天府,剩余的现银与物资全部留给了吕宋用于重建工作。

洪磊手里有了银子和粮食,做起事来就容易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安置难民,这些难民在吕宋本来就有土地,只需要补充生活物资与生产资料就能安稳下来。

最让洪磊头疼的反而是吕宋这边女多男少的问题,在这一次斗牛国人针对移民的行动中,大量的男人死于非命,留下了大量的孤儿寡母。

这些妇孺完全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可是这女人又是稀缺资源,洪磊连续多日都在这些女人堆里跟这些女人商谈,询问一些带着小娃娃的女人愿不愿意改嫁。

就算是这些女人都愿意改嫁,也得能够找到这么多愿意娶寡妇的男人,洪磊将这个难题抛给了郑经。

郑经一听还有这好事啊!立刻给承天府与琼州府各去了一道诏令,在两府招募三十岁以上的老光棍来吕宋垦殖,到了地方就发媳妇,而且进门就能喜当爹。

对于贫苦百姓来说,来讨个婆娘栽根立后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资格挑肥拣瘦,在古代打光棍就是常态,能娶上媳妇成亲的都是生活殷实的人家。

两道诏令一下,立刻便有大量的老光棍报名前来吕宋垦殖,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但解决了女多男少的问题,而且还变成了男多女少。

为了给这些多出来的老光棍娶媳妇,郑军不得已将俘虏的西夷女人都提了出来给这些老光棍分配。

虽然说这些西夷的女人长得丑了一些,长相完全不在华夏百姓的审美点上,但是好歹也是个女人不是,也能给老光棍们生儿育女。

一个月后承天府派来的知府来到了吕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郑经的岳父原万年县知县唐思文。

这几年唐思文在万年县任上做的确实不错,更兼之郑经将试验田设在了万年县,每年的单是一个试验田带来的收益就让万年县水涨船高。

整个承天府万年县的百姓生活水平最高,几乎家家都靠着制作红薯粉条盖起新房子,如今被直接升任吕宋府知府,到底是升官还是明升暗降也说不清楚。

郑经也没想到来的会是岳父,赶紧将岳父迎进市政厅,人前的官话不必细说,在没人的时候,郑经问道:“岳父!怎么是将您调派过来了,这吕宋拢共就不到两万人,说是知府连个知县都不如。吏官衙门那边是怎么跟你说的?”

“郑大人的调令中说的是,吕宋乃是新附之地,需要干吏牧守,臣乃是王上岳丈,是王上心腹重臣,是吕宋知府的不二人选。”

“岳父可知道吏官衙门打算安排谁去做万年知县?”

“这个臣不知道,吏官衙门给臣的调令是接到调令将政务交接给佐贰官,立刻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