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大会文士(1/2)

李守一端坐在自己的知州大堂,左右三班衙役挺胸叠肚的站立,身边左近,更多了一队乌纱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真有点杀气腾腾的气氛。

李守一和蔼的对堂倌吩咐:“请州里的秀才监生上堂。”

堂倌下去,不大一会恭恭敬敬的请来了五百多方巾儒袍的秀才监生进来。转眼之间,就将这个大堂挤得满满当当,堂里站不下,只能站在外面的广场上,好一派文风鼎盛的气势。

这群秀才老少都有,高矮不一。见了李守一也不跪拜,给堂上的李守一施礼:“学生等见过老父母。”

李守一客客气气的伸手:“诸位免礼。”

见官不拜,这是秀才以上的特权,也是一种身份荣耀。

等大家分年次站好,为首的一个留着胡须的中年人站出来,对李守一施礼:“学生冒昧,请问大人,您何事将学生们传来?”

李守一和蔼的笑着道:“本官新任楚雄知州,对当地风物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刚来的时候,就仔细查阅了咱们州上的状况。这一查,不由得让本官大为欣慰。原来被称呼为蛮夷之地的本州,竟然是人文荟萃之地,学风之鼎盛即便沿海大省也不及。”

这个杨氏秀才就骄傲得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咱们云南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一听这话,李守一立刻来了兴趣:“还请先生教我,以便我在位期间,将其发扬光大。”

这个杨秀才就得意得道:“首先,咱们这里被誉为彩云之南,可谓是人杰地灵。但又被中原人士误称为是荒蛮烟瘴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大的战争,几乎都没波及到咱们这里,如此一来,就享受了上千年的和谐太平。”

李守一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还有就是,只要北方发生战乱,就会有大批的世家大族,举家南来避难,当地人称我们为客家。我们南下,不但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更带来了我们家学的渊源文化,因此在咱们这里,几乎每一个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私塾书院,教导家族弟子圣人的经义,家族传承的文化,所以也就文风鼎盛了。”

李守一细想起来,也的确如此。

“还有就是咱们国朝的养士国策,更加资助了我们向学之风。所以学生说,这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今日大人看到的诗书景象啊。”

李守一真心受教之余,突然吸了口气:“道理虽然是这样,但本官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这里的学子,却最终都止步于秀才级别,进举就是凤毛麟角。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杨秀才就解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是无奈之举。”

“何解?”

“咱们西南之所以很少战乱,就是这多山的地形,不变的交通,让我们几乎与外界隔绝,这是好事。但同时他又阻碍了我们和外界的沟通往来,我们虽然文风鼎盛,却没有和外面大家沟通的便利,所以不能精进。还有一件就是,这里地瘠民贫。许多许多学子,十年寒窗,就已经耗尽了家财,后续也就再难以为继。读书,是很费钱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