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赵长舆(六)(2/5)

他抿嘴,眼中微湿,“不行,我怎能弃父亲而不顾?”

赵长舆:“我讨厌王衍之流,是因为他能有所为而不为;我也不赞成你傅伯父,是因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计毁损,不计牺牲。”

“我希望你不要做王衍那样的虚伪君子,但也不要像你傅伯父那样方正,”他叹息道:“你我父子皆知,这是保全你,保全赵家和赵氏最好的办法。你与我同死,不过让世人多一笔悲痛的谈资,让历史夸赞一嘴罢了,实际上的好处一丝也无。我不喜这样。”

赵长舆更喜欢实际点的。

他希望他儿子能学到他这点。

年少的赵治显然不愿意。

赵长舆也有准备,他道:“你不娶梨花,你知道她回太原后会被许配给谁吗?”

赵治蹙眉。

赵长舆道:“先帝驾崩之后,北方匈奴便蠢蠢欲动,太原首当其冲,为了拉拢兵力,太原王氏正打算和太原王、东海王联姻。”

赵治脸色微变。

太原王和东海王年纪都大了,且都有王妃,王氏还是很清高的,自然不会看中两个半老头子,但他们的儿孙,还有他们麾下的将领、谋士等,都是可以选择的人。

但不论是谁,正值多事之秋,此时和他们联姻,太原王和东海王本人或许没事,但谁知在政治斗争过程中手底下会死多少人?

王梨花嫁给那些人,那是半只脚踏进了寡妇的门槛啊。

赵治胸膛起伏。

“这门亲事你要不要提?”赵长舆悠悠的道:“虽说嫁给你有满门倾覆的危险,但你成亲后就回乡,即便贾后想像对付卫家一样对付我们,你也有喘息反应的机会,在西平,有田有地,有房有人,日子不会过得差,你怕什么呢?”

赵治被父亲说服了。

王梨花对自己的亲事没有说话的权利,但她本人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

“与其嫁给不认识的人,还不如嫁给表哥,治表哥人长得好,又聪明,家里资产颇丰,人品也好,将来日子一定过得舒畅。”

青姑补充道:“最主要的是,表少爷有心女郎。”

王梨花脸色通红,推了青姑一下,“你瞎说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