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挺会想的(2/3)

傅庭涵想了想道:“你们不是常说,上行下效吗?你废殉葬制,不许手下官员拿活人和牲畜殉葬,实行薄葬,民间自然跟从。”

赵含章低头沉思,“可这样也太慢了,谁知道等上面的风气影响到下面的这段时间里,底下会因为殉葬而死多少人?”

“我今天问了一下明先生才知道,虽然从始皇帝开始就不许用人殉葬,汉皇帝也不推崇此事,但民间依旧有人活殉。”

“夫死,妻殉,妾殉;主死,奴仆殉葬,这都是被默认的规矩,尤其是一些诸侯王,没有朝廷约束,无法无天,私下杀人殉葬的事不少,”赵含章道:“现在又逢乱世,人命如草芥,为了所谓的厚葬,杀千人万人殉葬的都有。”

所以宣于修才觉得刘渊已经厚德,只选了自己最喜欢年轻妃嫔殉葬,随葬的宫婢和内侍也不多,他都没明白赵含章为何如此气恼。

“那你是想?”

“我打算让程叔父领各地学堂出手,我不仅要从上严格要求,杜绝此事,还要从下宣传,从思想上改变他们。”

上位者不喜是一回事,思想的改变更加重要,不然将来她要是死了,换了一个当权的人,这殉葬制岂不是又如春风一般吹起来?

其实殉葬制在前秦很盛行,但秦始皇不喜人殉,而是选择用陶俑、木俑替代,从那以后的皇帝都不推崇人殉,倒是地方一些诸侯和权贵会私底下用人殉葬。

赵含章只知道,历史上一直到辽代,人殉才又开始盛行,这种盛行是说皇帝大肆用人殉葬,上行下效,权贵等跟从,民间也就盛行起来。民间一些富豪会推崇厚葬,学习以人殉葬。

辽以后,金元两朝也都盛行殉葬制,到明朝,这个制度依旧盛行,一直到明英宗废除殉葬制,以人相殉的制度在明朝才算完结,可到了清,这一制度又盛行起来。

康熙时虽然又下令废止这个制度,可在民间,夫死妻殉的人殉制度其实一直都存在,朝廷会通过颁奖殉葬妻子以“烈女”“贞女”的牌坊来鼓励人殉,一直到民国,这个制度都未曾真正消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