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耿氏(4/4)

--

今日的请安散的早,趁着太医没来的时候,白宁便来问正经事:“格格,福晋那里的意思,各小院里需要裁处的人名要尽快都报上去,若有平时爱打架拌嘴的,爱偷懒耍滑的,都直接送到园子或者庄子上去,再挑好的用。”

因福晋说了,今日四爷又早早进宫去了,所以宋嘉书干脆的准备散了自己的小两把头。

这种头发要编的极紧,不毛不燥且油光水滑的才好看,宋嘉书觉得自己头皮都快没有知觉了。

于是赶着散下来,想挽个松快些的发髻。

她边解头发边道:“咱们小院就这么几个人,平时也都老实勤谨的,就这样吧。”

白宁点头:“咱们小院里的人不用换,只是四阿哥也五岁了,明年就要正经去前院书房,且要住在前头,服侍四阿哥的两个嬷嬷和两个丫鬟并四个太监,格格要不要再换换?”

从前好的,随着阿哥渐渐长大就未必合适了。

宋嘉书的手一顿:“今日弘历回来,看看再说。”

刘大夫是个花甲老人。

在现代六十岁很多人还得返聘继续在工作岗位发光发热,可在这里,六十算是标准的老人家了。

老大夫除了经验足,在王府的后宅走动也就没那么忌讳,只需身边时时跟着两个前院的太监即可。

刘大夫当惯了贵人的差事,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官腔,宋嘉书终于听到最后‘以后格格的饮食一切如常,只需善加保养即可。’,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白宁上前递了五两银子荷包,只算是请大夫喝茶的茶钱。

王府养着的大夫都是有俸禄的,三节两寿也有过节礼。给王府里的主子看病一贯是不收银子的,直到最后看好了,约定俗成会给个荷包,算是各自的心意。

刘大夫笑眯眯接过来,拿人手短自然要再说两句不要钱的好话:“格格先天生的好,身体底子健壮,若是善加保养,必是高寿的命数。”

宋嘉书也笑眯眯:嗯,这事儿我知道。

刘大夫告退后,白宁和白南都满脸喜气。

宋嘉书立刻分配任务:一个去膳房要膳,一个去耿格格处接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