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争执不下(2/3)

如此说来,两人起义,大明灭亡,似乎从现在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户部的意见是防守,措施就是修筑长城、边墙和城堡。

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

一是以前兵部实行搜套战略,但是始终也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即使一时战胜,把蒙古人赶走,但是用不了多久,又回来了。

在那里屯田,没有军队保护,也不可行。想不让蒙古人来,就得保存大量军队防守。军队少了不管用,集中大军决战,蒙古人又不来。深入草原,后勤供应不上,还容易被各个击破。

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修筑工事防守。

对于户部的方案,兵部坚决反对。说是西北自然条件恶劣,修建防御工事需要的材料和人工,也是个巨大的消耗。

在沙漠和草原上修筑长城和边墙,地基不牢,不仅很容易被破坏,寿命也不长,用不了几年。

与其把钱用在防御工事上,还不如跟蒙古人死磕。

兵部的意见,得到了总制陕西等地军务的杨一清等边将的支持。

边将们原来的意见,也是以防守为主。朱厚照到宣府之后,招来了九边的边将们开会,表达了对九边消极避战的强烈不满,把边将们训了个狗血喷头。

回去之后,杨一清等人一改以前的消极态度,准备对鞑靼等采取积极进攻行动。

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兵部的支持。

户部的反对意见,得到了陕西地方的支持。

双方各自说自己的道理,指责对方的不足。多次沟通,也不能统一意见。李东阳、王鳌、谢迁三个大学士,也意见不一。

“双方各持己见,争吵不休,只好请皇上裁决。”

“争吵不休,互相指责,也算是好事。起码知道做事了,也能发现各自的不足。”

“皇上究竟赞成哪一家?”

“朕都不赞成。”

都不赞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