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抄家(2/2)

铜也是如此,大明铜钱含铜量高,于是就有人走私铜钱。导致大明市场上铜钱流通量减少,交易用的铜钱总不够用。

也是因为黄金的外流,大明的金和铜大量流出,换来日本和美洲的白银。

因为大明是银本位,白银既可以作为流通手段,也可以作为储蓄保值手段,于是很多有钱人就把白银埋起来。

埋起来的白银,就不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市场上的银子也不够用。流通的货币少,结果就是通货紧缩,消费萎靡。资本不足。

资本不足,投资就上不去,经济只能在低水平循环,维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上。

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

现在的大明,投资不足,消费低迷。通过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走私,出口倒是很活跃,但是走私得到的好处,大明朝廷一点儿也得不到。

进口方面,现在的欧洲和亚洲周边国家,经济、技术水平都低于大明,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加工品销往大明。除了一些宝石等初级品之外,只能用金银来跟大明换取瓷器、丝绸等加工品。

大明进口不足,对经济发展也不都是好事。

虽然江南、浙江、南直隶等地经济活跃,但是总体说来,大明的经济增长很有限。这就跟日益增长的人口形成矛盾,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内卷。

这也是大明不少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这样复杂的经济问题,姚千是不懂的。放眼整个大明,甚至全世界,大概也就只有朱厚照在这个穿越者,才能多少懂得这个道理。

姚千不懂金融和经济规律,但是从张家抄出来的银子太少,这不符合常识。

“应该是埋起来了吧?铜钱也不多,大概也是这么回事。”

周百户猜测道。

“审审张家人,把银子和铜钱都挖出来。”

“不用刑,怕是不会轻易招供。几个家主都不在,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埋藏之地。”

“主母应该知道,女人胆儿小,吓唬一下,兴许就招了。实在不行就用刑,都是养尊处优的主儿,估计不用大刑,轻刑就招了。”

“给女人用刑,有点儿于心不忍,下不去手。我倒是有个办法。”

“说啊。”

“盗墓的时候,都是儿子先下去,老子在上面。你知道为什么吗?”

“儿子在下面出事儿,老子会拼命救儿子。若是老子在下面出事儿,儿子不一定救老子。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没错,给儿女用刑,爹娘于心不忍,自然就会说出藏银之处。”

“那就这么办吧,别弄出残疾和人命。抄家完毕,东西运回去,张家人留下,严加看管。我出去看看张家那些店铺抄的怎么样了。”

在张家被抄家的同时,另外还有几路人马,在同安、南安、惠安、泉州等地,查抄张家的店铺、库房、船只等。

土地、房产这些不动产,放在那里也跑不了,留待后面再抄。

这一次,就是要抄光张家的家产,彻底摧毁他们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