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试探(2/2)

包溥的信,简单地说了自己这两年在泉州府任职的经历,重点是白役之乱和张家人把持府衙,处处掣肘的情况。

关于张家的材料,内容比较丰富。有私自走私货物,跟倭寇勾结,私自引入佛郎机传教士,建设教堂强抢民女,强买良田,用劣田强行换取良田,强买钱卖等等。

其中的一些事情,跟钟一泓举报的材料相符。还有一些,跟锦衣卫掌握的材料和在金门抓获的张家家人招供,互相印证。

“张璁的弟弟张汇携带了大量钱财,离开同安,可能前往郴州去见张镰。张镰可能联络一些同僚,上书朝廷。张汇还可能前往京城,到朝中打点,找人出面维护张家。”

“张璁的弟弟张源和林家祥,正在各县活动,串联各县官员。各县的官员,即使不跟张家有关联,也跟别家有关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阻挠平倭一事上,他们同仇敌忾,可能会联合起来,互相呼应。”

“张源这两天,还到处串联。联络各地的士子,准备到这里来请愿,维护张家的利益。”

“今天中午,有商人暗中举报,说张松正联络商人和工匠,准备罢工罢市,给将军施压。”

听到这里,陈达不寒而栗。

士农工商中,除了农民居住分散,不好串联之外,剩下的士、工、商三个阶层,都被他们把控,动员起来。

还有一个群体更加可怕。那就是官员群体。

官员虽然不会直接出面请愿,罢工、罢市,但是以维护地方安宁为名,趁机上书福建省和朝廷,一定是预定的计划。

仅仅一个张家,把控地方就已经到了如此惊人地步。如果跟张家类似的其他家族一同举事,泉州府必将动荡不安,引来上面的干预。

陈达知道,铲除走私,打击地方豪强会引来抵抗。但是仍然没想到,这些人会如此不惜代价,抵抗得这么厉害。

这也从侧面证明,走私的利益巨大,以至于这样全力抵抗。

这是就是公开跟皇上叫板了。

现在陈达才深切地体会到,皇上为什么要跟他强调,要杀个血流成河。

“如果本将对张家下手,包溥能做些什么?”

“陈将军,这不仅是张家一家的事情,还有很多家都会参与。将军真的打算动手么?”

“当然,否则的话,我来这里干什么?”

“想彻查还只是……?”

“呵呵,葛长生,你以为本将费了这么大周章,就是蜻蜓点水,抓几个小贼应付差事么?”

“想过到时候民间群情激奋,官场众人弹劾的结局么?”

“哼,葛长生,你以为本将会象你们一样,缩手缩脚,不敢大刀阔斧行事么?多说无益,包溥愿意跟本将协作,将来功劳有他一份。若是袖手旁观,本将也不勉强。不过,届时本将上书皇上,奏他一本,想他也跑不了。”

“实话告诉你,这是大是大非问题,容不得脚踩两只船。不站在本将一边,就是站在张家一边。言尽于此,尔等自己斟酌。”

噗通一声,葛长生跪下,连着磕了三个头。

“谢谢将军,包明府要的就是将军这个话。我等就怕将军像以前那些人一样,或者被人收买,或者敷衍了事,欺上瞒下,反而让我等陷入危险尴尬之地。”

“既然将军如此义无反顾,包明府也义无反顾,舍命相陪,协助将军彻底铲除张家这些恶霸豪强。”

葛长生说的慷慨激昂,但是陈达仍然很冷静。

“你们能够明辨是非,这是好事。不过,我想知道,你们究竟能做些什么?仅仅提供这些证据,可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