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暗地里学习(2/3)

“三门课?都有什么课?”

“算术、博物、物理、化学、地理。对了,皇上说了,还要让鸿胪寺开设番语课,学习蒙语、藏语、女真语,朝鲜语、日本语,还有什么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格兰语、法兰西语、意大利语、波斯语、大食语、天竺语,还有什么来着?反正是大一点儿的番夷之语言,都要学习。”

“大明天朝上国,若是学习,也该是他们向我大明学习,何必去学习那些蛮夷兽语?这成何……。”

没等谢迁说完,刘健打断了他。

“这么多蛮夷语言,难道皇上都懂?”

“自然不是都懂。皇上说了,要到南洋、西洋等地去聘请教习,来大明传授语言。如此一来,将来蛮夷来朝贡的时候,我们便可从容应对。”

若是为了朝贡方便,学习一下倒也未尝不可。

蛮夷都是奸诈之徒,朝贡的时候以次充好,谎报人数、价钱、货物的事情时有发生。

若是鸿胪寺的人懂得蛮夷话,也免得受骗。

刘健用这个解释说服了自己,决定不出面反对皇上。

让鸿胪寺开设外语学习班,仅仅是朱厚照的第一步。

他的真正目标,远不及此。

首先是让大明的官员睁眼看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央帝国,老子天下第一的虚幻叙事当中。

这个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正在快速发展。大明如果不警醒,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实现鸿胪寺的逐渐转型。

目前的鸿胪寺,基本上就是个接待外宾的地方。地位跟一个国宾馆差不多,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外交机构,更谈不上制定外交政策,维护大明的战略利益和地缘利益任务。

鸿胪寺将来的目标,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外交机构。将来的大明,会接受外国的使节常住,大明也会派出外交使节常驻国外。

当然,这些真正的目的,朱厚照还不会说出来。

他只是挑选一些人们能够接受,在经济上也能承担得起,能够开展起来的事情,聘请外来人员进行语言培训,就是第一步。

这就是日拱一卒的战术,逐渐推进,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皇上可曾让我等聘请教习?”

刘健问道。

“这倒是没有,皇上说,他会自己推进此事。”

刘健松了口气。

这样最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省得自己操心。

“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热心推动新学啊。”

刘健原本以为,小皇帝只是一时冲动,热闹几天就算了。没想到几天下来,不仅没有失去热情,反而逐渐加码。

不仅课程增加,课时延长,前去听课的人也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