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殿前观雨(3/5)

蹇义则不同,他的聪明恰恰在于他懂得审时度势,非常的实际,而且从来不在乎虚名。

不过有的时候,聪明人还是会令人感觉讨厌的,尤其这个蹇义实在是太聪明了,他太过小心翼翼,让朱棣从来都抓不到他的任何痛脚,哪怕是他暴露出来的一些毛病,也令朱棣有一种是他有意为之,刻意做给自己看的感觉。

尤其是在上次朱棣派他作为代表去训诫了赵王朱高燧之后,他变得愈发的小心了,这让朱棣感觉到很奇怪,他心里究竟在担心什么?

难道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对付亲生儿子的手段?或者是因为他看见了那些自己为了建立东厂,而特意秘密训练的那些内监?所以,他是在担心他自己的下场?

朱棣的心中暗自叹息着,成立东厂原本就是不得已之举,原本是为了制衡锦衣卫的叶知秋所设计的一步棋。

叶知秋原本是他的心腹,从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就一直跟随左右,忠心耿耿,他的很多事情,包括他那个宏大的计划,叶知秋都是关键人物。

可是现在,或许是他的年纪渐渐大了,逐渐有了怯意,有了自保的想法。他原本是朱棣手中的一把快刀,可是再快的刀也必须听从指挥,不能老考虑自己,否则就会成为手中隐藏的祸患。

所以,朱棣才会考虑成立东厂来制衡他的权力,想不到在京师兵变一案中,叶知秋居然糊涂到自毁长城,为了自保却故意将叶枫引入了险境,这才被朱棣罢去官职,令他回乡养老。

没有了叶知秋,东厂也就没有了成立的必要,所以直到现在,朱棣还一直没有下旨成立东厂。

现在蹇义变得如此小心翼翼,怀着一颗自保的心思,会不会也要走上叶知秋的老路?

朱棣心里有些吃不准,但是至少在目前,他还是需要像蹇义这样的聪明人的。

望着殿外如烟的雨雾,朱棣终于幽幽的说道:“真是一场好雨,不知道兰州那边,有没有也在下雨?”

这话听起来有些没头没脑的,可是蹇义还是马上应答道:“臣听闻西北之地气候干燥,常年少雨,与江南之地颇有些不同之处,想必是没有下雨的。”

朱棣回头看了蹇义一眼,话题却忽然一转:“兰州那边还没有奏报送来吗?”

蹇义低着头:“还没有。兰州离京城远隔千里,再怎么样估计也要两日之后才会有奏报抵达。”

朱棣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两日之后就一切都太晚了,兰州的情形,你确信没有什么问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