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动机(2/2)

一定是的。

黄老四是个小心眼的人,自己的东西,自己国家的东西,岂能让外国人学了去,而且这些外国人,只是目前看似表面上臣服恭敬罢了。

黄老四有一种预感,一种迟早和邻国开战的预感,这种预感,很强烈。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国与国的和平共处,不存在的。

不过黄老四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一副兴趣浓浓的模样。

随着龚承安的继续诉说,大家听明白了细节。

国子监,扩大招生,对外国人的招生。

一个萝卜一个坑,国子监也不是说有多少人招多少人。

但是按照龚承安的意思,可以再翻三倍,邻国学子的数量再翻三倍。

用这老家伙的话来说,那就是恩泽四海,教化邻国,一来可以表现出昌朝的大度,二来可以安抚邻国,三来加强与各国的邦交,好处一大堆,而且还顺道给楚擎埋汰了一顿。

大致意思就是国子监的外国学子很老实,他这国子监祭酒可以作保,这些外国学子都是知书达理之辈,敏而好学,个顶个的人才,心思阴暗之人,才会将别人揣测的如他那般心思阴暗。

这心思阴暗的人,说的就是楚擎,楚擎满肚子坏水,所以才认为外国学子们也满肚子坏水。

这是扩大招生问题,至于入朝为官,走正常程序,科考一旦过了,就可以成为观政朗,去六部九寺观政,学习“先进”的为官经验。

不过有个小细节,毕竟是外国人,学汉家文化肯定有很高的难度,所以可以“适当”的放宽择才标准。

这个所谓的“适当”基本上就和加分一样了。

如果一百分满分,那么这个“适当”,就等于是加了九十九分,很直白的说,等于外国学子写个名字就能过。

殿柱后面的楚擎好几次都想再次走出去,破口大骂。

自己国家的学生,一天学十几个小时,看书都看近视了,起早爬半夜的读书看书学习学问,累的和死狗一样,结果…只要拥有个外国户籍就能直接进入高等学府?

最可笑的是,这种所谓的高等学府,还天天灌输本国学子们民族自豪感,骄傲感,培养爱国情操…

楚擎的内心里,甚至站在龚承安的立场上给这老家伙找理由。

交换生?

虽然别的国家来学生了,但是自己国家也去了对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

不能够啊,东海瀛人那边有个屁的知识可以学习。

还是提高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威望?

也不对啊,国家能影响邻国什么,别人看自己的脸色,不应该是看拳头够不够赢吗?

楚擎死活想不通,想不通龚承安这个最高学府的校长,为什么热衷于找一群外国人来顶替了自己国家学子的名额。

带着这个困惑,楚擎直到下朝还是找不到理由,想不出龚承安的动机。

黄老四并没有马上同意龚承安的提议,而是让国子监那边拿出一个章程,不过下朝的时候将这个老家伙留下了。

估计是询问细节问题,也会让国子监试探一番,看看能否真如龚承安所说的那般,要是这么做的话,可否将各国使团安抚下来。

走出了皇宫,上了马车,楚擎原本想要回衙署,询问一下江月生关于龚承安和国子监的情况。

只是马车快到衙署的时候,楚擎又急吼吼的让马夫去户部。

楚擎真的很想很想很想知道,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为什么热衷于整一群外国学子,外国学子高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