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摘桃子(2/2)

老四有些激动了,商贾们,挺肥啊。

朝臣们也来劲了,之前千骑营和京兆府差点没折腾死京中商贾,整出了十二万贯,这个月,又整出六万贯,那国库不是发了吗。

卫长风点了点头:“是如此。”

黄老四困惑道:“既有了余钱,为何不调拨礼部?”

“陛下,这些商贾上缴的税银,户部另有用途,只是还未启奏。”

卫长风拿出了一本奏折,双手捧上,孙安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将奏折取了后放在了黄老四的面前。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卫长风打的什么主意。

黄老四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面色极为古怪。

奏折提及的正是收缴上来的税银用途,按照奏折所写,户部要组织一批人手,下到地方去查税,不是丈量土地清查隐户或是从世家门阀与当地官员那里搞钱,而是针对商贾,查各地商贾的税银。

户部人手在明,千骑营衙署在暗,户部的人手去各地清查商贾税银,而千骑营暗中对比账目,就如同之前折腾京中商贾似的,用尽所有手段调查出商贾的收入,然后让这些商贾将税银补齐。

黄老四轻轻敲着御案,沉思着。

想法,肯定是好的,问题是实施起来很难,难如上星耀。

之前彻查京中商贾,那是因为千骑营和京兆府投入了大量人手,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同样也整的商贾叫苦连天,最后不得不交齐税银。

可各州府的商贾,都和当地世家门阀以及豪族乡绅有所牵连,越是距离京城远的地方,这种情况越严重。

黄老四即便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天高皇帝远,有那些世家撑腰,商贾岂会乖乖就范。

犹豫了一番,黄老四抬起头,有些困惑。

这法子,应该不是卫长风想出来的,不是说老卫没这个脑子,而是卫长风不会主动说要各地的千骑营探马配合,能这么说,肯定是和楚擎研究过了,而且八成就是楚擎出的主意。

事实上的确如此,就是楚擎想出来的,京城可以做,其他地方为什么不能做。

合上奏折,黄老四对孙安道:“传阅诸臣。”

孙安接过奏折,第一个递给了尚书令南宫玺。

老南宫看过之后,露出了一丝苦笑,随即交给了礼部尚书曹悟,再依次是其他几位尚书。

奏折最后落在了兵部云麾将军谭忠平手上。

兵部尚书前往边关巡视去了,当值的是几位云麾将军,今天正好是谭忠平说了算。

老谭捧着奏折,看的时间最长,足足看了半晌,面色一变再变,片刻后转过头,看向其他人。

“谁认字?”

将军们:“…”

文臣们齐齐错开目光,和各自的尚书小声了交流了起来。

黄老四默默的观察着朝臣的反应,果然,大家都是一副不看好的模样。

见到都看的差不多了,黄老四开口道:“诸卿以为如何?”

各衙署代表纷纷表态,大多都说应该从长计议。

翟修又蹦跶出来了,没说什么从长计议,而是就事论事的说道:“卫大人想要追缴各州府商贾税银,非是不可,观京中商贾便可知晓,商贾,确是有瞒报税银恶习,可州府何其多也,商贾何其多也,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卫长风面色复杂的说道:“非是户部不调拨钱粮,而是单单一座京城,便有成百上千的商贾瞒报税额,可想而知天下各道的商贾如何,取于商贾,制于商贾,此事做成了,大昌商贾,再无商贾瞒报税额,乃是长久之功。”

翟修微微点头,话锋一转:“那为何是千骑营为辅,商贾瞒报税额,自是触犯昌律,刑部可调动屯兵卫与各州府差役,此事应是我刑部辅助户部才是。”

卫长风眉头一皱,听明白了。

刑部,这是要抢功!

户部为主,刑部为辅。

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户部用嘴,先和你好说好商量,交税吧,给你一次机会,既往不咎,而刑部,则是动拳头,你不交是吧,那行,干你!

做成了,刑部肯定可以瓜分功劳,要是像京中这样,几百个商贾就能收上来这么多钱,功劳是大大滴。

可要是没做成,刑部却不用担责任,因为刑部是动拳头的,你户部没查明白,和我们刑部有什么关系。

老卫不吭声了。

不是他排斥翟修这种想要抢功劳的心理,换了他,他也这么干,之所以不吭声,是因为他信不过刑部。

要知道刑部的官员,不管是品级高的还是品级低的,这些官都出自世家门阀,昌境各道各州府的世家门阀,那么难免遇到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情况。

可这话,卫长风还没办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