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点燃战火(2/3)

这就是朝议?

歌舞升平,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个个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呢吧?

这都快临近冬季了,一旦下大雪,又要有好多流民出现,没人提?

吴王在涠江猥猥琐琐狗狗搜搜的发育着,没人提?

城南庄子里还有将近一千流民没有工作岗位,没人提?

世家门阀林立,利益交换划分派系,没人提?

其实楚擎也是有所不知,不是没人提,而是在不同的场合或者不同的前提之下会提。

很多事臣子都会写在奏折之中,然后天子过目,奏折之中会写下事情起因,经过,可能会引起的后果等等,在奏折最后会写上建议,或者是标明这事应该是哪个衙署来负责。

天子觉得ok,大笔一挥,就这么办,然后朝廷个衙署开始运转去办这个事。

如果天子觉得不ok,两种发展方向,第一种是给提出这事的人叫到敬仪殿中,展开深入的讨论,从而找到一个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出解决办法,或者没有叫到敬仪殿中,那么会在上朝的时候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找出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么大一个国家,每天的政务的确很多,但是翻来覆去实际上就是分几大类,都是老生常谈或者经常发生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难题,朝廷和天子都有系统的解决办法和相应的应对措施,除非是突发情况,大家也懒得写奏折了,直接在朝堂上说出来。

所以公允来讲,大昌朝处理政务的方式和能力并不算太差,以目前阶段和实际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做的很不错了,遇到问题,总能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当然,执行力这一块就有些差强人意了,不是政令不通,而是即便下达了政令,京中还好,到了其他各州府,距离越远,执行力就越打折扣。

除此之外,也不能说朝堂上大家都在说废话,主要是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孙安一喊开朝,然后宰辅说我这边没事,六部说俺们这嘎达也没毛病,九寺说我们也很ok啦,那就很尴尬了,一上午的时间,总不能天子和朝臣们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吧,之前太上皇当政的时候就总犯这个毛病,一开朝,太监就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最后搞的士林之中天天编排太上皇没正事。

黄老四就从来没这毛病,有大事谈大事,没大事谈小事,小事都没有的话,那就找事,一大早大家折腾到皇宫之中,总不能让诸位爱卿白来吧,必须墨迹到中午的时候才退朝。

眼看着六部九寺都废完了话,站在宰辅南宫玺身旁的陶瑸出班了。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陶爱卿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