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跟我混,有肉吃(2/2)

马文升没辙。

皇帝态度坚决,天下始终是皇帝的天下,再者马文升也觉得如此做,好像并没什么不妥。

非要龟缩防守,只怕西北局势会日益恶化,还不如以驰援张延龄为目的,真正去打一场。

……

……

当夜。

虎峪口关城之内。

众多火把的照耀之下,张延龄正在进行一场战前的动员。

张延龄手上拿着个自制的“大喇叭”,尽可能让士兵们往城墙这边靠拢,以能听清楚他的发言。

而他在身侧,是张永和王守仁,身后还跟着个南来色。

“众位,今夜,我要带你们,出战了!”

张延龄扯着嗓子喊,发现自己的嗓音其实还不行,把大喇叭交给了一边的南来色。

谁让这小子平时嗓门就大?

“爵爷说了,今晚要打仗!”

这总结……

也是没谁了。

瞬间面前这群当兵的就炸锅。

说打仗就打仗,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没有?

“诸位,这么说吧,我张延龄是没大本事,从未带过兵,从没上过战场!但我就是不怕死!”

“我家爵爷说了,他不怕死!”

南来色的总结实在太笼统了,最后张延龄还是把大喇叭给抓了回来。

宋明顺道:“爵爷,不是我等怕死,实在是……没必要。”

“怎么就没必要了?守在这里,难道就坐以待毙等死吗?”张延龄怒道,“谁现在敢说不战的,本爵当场杀了他!”

宋明顺很生气。

我们被你坑了,让我们进到虎峪口关口,外面都是鞑靼人,现在属于等死的状态。

你居然还敢吓唬我们?

不怕我们兵变把你杀了?

换了别的主帅在这里“胡言乱语”,或许他们真敢对着来,但眼前是张延龄……

这问题有点大。

哗变的结果,可能只有投靠鞑靼人一途,皇帝是不可能不彻查的,到时发现他们不遵张延龄的号令,还发生哗变,有一个算一个必定被抄家灭族。

“我张延龄也不是白用你们,我知道,你们不想跟我出去送死。”

“觉得哪怕是守在这里,等援军到来,或是等鞑子自行撤走,也比出去跟鞑子拼命要好。”

“但我离开京师之前,陛下有言在先,说的就是让我出战跟鞑靼人决一死战,我死也不能违背陛下的谕旨。”

张延龄声音没见增大,但围拢过来的人却似乎都听清楚。

本来地界就没多大,人挤人靠近过来,前面的稍微一转述,都就知道张延龄的意思了。

李阿四道:“国舅爷,您不能拿将士们的命冒险。”

张延龄一抬手,马上由南字头的家奴抬上来一口箱子,打开来,黑灯瞎火也看不清里面是什么东西。

“诸位,我张延龄不是白用你们的,这里有一万引的盐引,是我自己带来的,还有陛下赐给我的两万引盐引,若是我死了,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就作为给诸位的好处吧。”

“哇!”

一语令全场哗然。

若说之前只是在干劈情操,讲的是什么大义,现在可不一样,连宋明顺的眼睛都瞪起来。

身为西北的这群当兵的,有几个不知道盐引是什么玩意的?

那简直是……

可以跟银子相比的硬通货。

居然还三万引?

全关城还不到三千个人。

张延龄道:“不瞒诸位,现在我是户部侍郎,大明朝的盐引,归我一个人管,这点你们可以问问张公公是不是这么回事。”

在场的人马上议论纷纷。

张永一怔,突然自己成众矢之的了,他凑过来低声道:“建昌伯,陛下赐给你两万引盐引,是让你用作军需的,你不能挪用。”

张永没回答,宋明顺走出来道:“爵爷,您不必说,我们都知道您是户部侍郎,说实话……末将家里也做过盐引买卖,知道您的威名。”

“还是宋千户了解我,我打仗是外行,但赚钱却很内行,这一引盐,如今京师的官价是五两银子,我不能确保别的,我能确保的,就是诸位拿到这盐引,回头兑换的时候,一定能兑换到五两银子以上。”

听了张延龄的话,在场很多人已经蠢蠢欲动了。

“众位将士,只要今晚你们听我的号令,一人先给个一引吧!”

“啊!?”

还没等怎样,一人先给一引?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若是跟他们的俸禄相比,那是挺多的,他们当兵一年都未必能拿到五两银子,一个普通的军户,一个月差不多也就折合两三钱银子的俸银和禄米,还经常发不下来,只有战时可能有补贴,但也多不到哪去。

“这一引呢,就是先打个底。”

“如果今晚你们能在城外杀一个鞑子,那就不一样了,一人来个二十引!”

“啊?!”

这次的呼声,近乎是惊叫。

二十引?

二十年的俸禄都不止,现钱结算?

“我也不懂别的,我赚了那么多钱,若是死了,一文钱都带不走,还不如买诸位跟我一起出去拼个命,拼赢了,功成名就,圣上对我更加信任,我以后赚得更多。”

“若是谁真的能杀了鞑子,拿回首级的,以后就跟着我张某人混。”

“跟我张某人混的,有肉吃,我给他调去京师,安排个锦衣卫的差事,每年除了锦衣卫的俸禄之外,还给你们至少一年十两银子的补贴!”

不但给银子……

还给安排前途。

别说是虎峪口面朝黄土背朝天毫无上升渠道的边军军户,就算是京营的人,也都瞪起眼来。

自古以来带兵打仗的人多了去。

但能开出这么丰厚条件的……

亘古罕见,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