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学不来(2/3)

你张鹤龄也有恭维别人的时候?

张鹤龄“老怀感慨”道:“却不知为何,听了你在朝堂上所说的话,就是觉得过瘾。”

张延龄皱眉问道:“大哥你能听懂我说什么?”

张鹤龄很诚实摇了摇头道:“虽然你说的,我大多都没听懂,但为兄不知为何,听了就觉得过瘾和解气,尤其当看到那些平时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老家伙一个个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样子……”

这话说得也算是诚恳。

听不懂还觉得过瘾。

问题就在于,从来没有人可以在朝堂上一边好像泼妇骂街,一边却能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反讽、反问、排比等等修辞手法用到得心应手,将那些自诩文采不凡的文臣辩到哑口无言,这就是张延龄在朝堂上成功的秘诀。

“你说为兄怎么就做不到你这样的犀利言辞?有什么窍门不?”

张鹤龄最后很诚恳问道。

此时的张鹤龄居然跟朱厚照一样,要向张延龄讨教。

甚至崔元也在看过来,好像想从张延龄指教兄长的话语中学到一二。

张延龄道:“你们不会真以为,这是靠学习能学来的吧?崔兄?”

崔元被张延龄打量,尴尬一笑道:“在下就是好奇。”

“老二,你有秘诀不说,还要藏着不成?大哥平时对你咋样?”张鹤龄感觉到弟弟好像有隐瞒诀窍的地方,板起脸道。

张延龄不屑道:“对我咋样,大哥心里没数?”

张鹤龄登时气馁。

或许他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平时坑弟弟的地方比帮弟弟的多,就这样还想跟弟弟学习,弟弟没一脚把他踹飞就不错。

理不直气不壮,都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

……

东华门之前,马车仍旧停在那。

跟陈宽作别之后。

张延龄走过去对林元甫道:“林参政,你的案子我已单独跟陛下奏过,基本没有大问题,在案情水落石出后,你就可以官复原职,但可能就不在山东任差,到时是留在京师,或是外调他地,到时看情况再说。”

林元甫一脸感慨和感激之色。

自己不但得脱大难,还能继续当官,甚至有机会留在京师为官或是外调高升,这可全都是靠张延龄的相助。

他恭敬行礼道:“此番能得建昌伯相助,真乃老朽三生有幸。”

张延龄笑道:“只能说有点渊源,还是靠我姑父的关系。”

“对了,小孙女还在令府上……”

林元甫提了一句。

张延龄道:“哦,本就是为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回头就把她送回到府上,同时再派人去保护你们林家人。”

既然张延龄这边需要保护,那林元甫和徐杰两个涉案人自然也需要有人护周全。

幕后元凶肯定是想斩草除根或是来个死无对证的。

林元甫赶紧道:“不敢不敢,小孙女有福气,能跟到建昌伯这般有情义之人,也乃是我林家之福。”

林元甫很明白“事理”。

他本来或许以为只要想办法把亏空补上,或是家里被抄,不至于丧命或是家破人亡,但在朝堂上听了张延龄有关案情的分析之后,他知道要不是张延龄出手,他和林家上下近乎都无法保全。

让张延龄帮了这么大的忙,后怕之余,自然知道“感恩图报”,孙女都要直接送给张延龄。

至于联姻什么的,连提都不敢提。

张延龄笑道:“我又岂能趁人之危?”

张鹤龄听不下去,没好气道:“老二,你装什么装?给人办事不收好处,那可不是你的风格,既然你注定要收人家的孙女,这么多废话作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