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朝野无大事(2/4)

朱祐樘心里咯噔一声,赶紧问道:“翰苑的诸位学士没事吧?”

一群才是生员功名的学子,居然跟朕的翰林学士,大明朝的“储相”大打出手?有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随便一个翰林学士受伤,你们全部人加在一起都不够赔的。

萧敬道:“好在有建昌伯,还有建昌伯府的一名家仆在,二人挡住了几十名学子,才未令众翰林受伤,不过……建昌伯却因此打了人,有的伤势还比较重……”

“打得好!”

朱祐樘想都没想,语气非常坚定在评价此事。

萧敬大概也早就猜到皇帝会有如此态度。

以往就算是张延龄理会,皇帝都会偏向张延龄,更何况这次是张延龄占理呢?

“这群狂妄无知之徒,应当收监好好审讯一番,看是否有始作俑者。没想到建昌伯府还有如此忠心护主维持法纪的忠臣义士,朕应该好好赏赐于他。”

朱祐樘的话,说明跟他小舅子张延龄的想法不谋而合。

若是南来色知道自己被皇帝说成是“忠臣义士”,怕不是要回家拜祖坟去。

“回陛下,之后锦衣卫和顺天府都派人去了,那些生事的士子都被收监,建昌伯还下令没有陛下御旨和他的吩咐,顺天府不得放人,似是有僭越的嫌疑,毕竟那些士子中有受伤严重的……”

萧敬没有说士子提前找顺天府撑腰的事,还想趁机为士子求情。

但他开头已经把路走绝了,连他都不认为士子占理的事,皇帝会偏向士子?

朱祐樘完全站在张延龄立场上,语气坚定道:“这些士子是该好好审问一番,吩咐下去,如建昌伯所言,没有朕的吩咐,都不允许放人。”

之前还只是张延龄的一家之词,现在好了,皇帝金口一开,那些士子人被打了还要在顺天府吃牢饭了。

说话之间,奉天殿已在眼前。

朱祐樘脸上多了几分憧憬,道:“朕很想知道,今日朝堂上,朝中的文臣,将会如何给士子们开脱,再如何馋陷国舅……”

萧敬打量着皇帝的神色,突然感觉是在造孽。

以往皇帝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偏向张延龄,最近两次则是在文臣状告张延龄后出现反转。

这次还没等告,已经反转了,皇帝这是准备去朝堂上看好戏?

皇帝平时这是有多憋屈?

……

……

朱祐樘本来对于上朝没什么期待,但这次情况不同,后半段脚步加快近乎是一路小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