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八章 文华殿召见(3/3)

胡宗宪依附于严嵩这是事实。很多人都说他这么做是不得已的,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没有办法参与抗倭大业。

可是路走偏了,最后被反噬了,也只能是他走这条路要承受的后果。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选择的问题。

可惜也是真的可惜,如果在自己这里的话,那问题就不大。严嵩都已经倒了,怎么可能让胡宗宪跟着他陪葬?

“起来吧。”朱翊钧说道。

等到徐渭从地上站起来,朱翊钧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着说道:“早就听说了徐渭徐文长之名,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承蒙陛下错爱。”徐渭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你让他们转奏的那份密奏,朕已经看到了。朕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今天朕把他也找来了,你们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他是王家屏,这一次顺义王那边的使者就是由他接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出使草原也是由他去。”

徐渭审视的目光顿时就落到了王家屏的脸上。

这件事这么大,皇帝把这件事交给这个人来办,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个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通过这个人就能看出来皇帝选人的眼光。

王家屏眉毛一挑,被徐渭的目光看得非常不舒服,尤其是那种审视的目光。

你徐渭虽然是有才名在外,可是我也不是白给。你这么看着我,你什么意思?

王家屏直接说道:“愿闻徐先生高见。”

这意思就很明白了,你得拿出点本事来。

徐渭也不在意,这种情况他见的多了,走南闯北的想要说服人,总要拿出点真本事。

徐渭直接说道:“不知那些密奏王大人看过了吗?”

闻言,王家屏先是一愣,随后点头说道:“看过了。”

“王大人怎么想?”徐渭直接问道。

“高瞻远瞩、角度清晰。”王家屏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说道:“先生的见解非常独特,却非常有效。”

王家屏对徐渭的见解也是很赞同的。

大明想要改变草原,那就要从移风易俗开始。从继承制度切入进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让他们学习大明。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王家屏之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不得不说徐渭在这方面还真的有才华。

王家屏问道:“不知先生准备怎么操弄呢?”

说白了就是,你光说,没有用该怎么办?

徐渭捋着胡子笑着说道:“最简的办法当然就是册封三娘子的儿子卜他失礼。不过还有很多事要做在之前,要到西北看看,要到草原看看。”

“这件事出了之后,草原上很可能会出现动乱,对边关、对大明的将士都是一个考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证三娘子能赢。”

王家屏听到这话,叹了一口气。

想法天马行空,做事稳健异常,不得不说,徐渭的名声当真是没有什么虚假的地方。

这就是所谓的名副其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