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零章 五百万石食盐被漂没(3/4)

“还有人能把私盐当成官盐来卖?”张诚眯着眼睛问道。

“瞧您这话说的,”张明笑着说道:“如果都是官买官卖,官家一口下,这怎么赚钱?”

“那些大盐商费心费力的就为了赚这几个钱?他们才不干。”

“看您是真的想做生意,我也就不瞒你了。我就实话和您说,我们这些都是私底下搞的小动静。”

“就这十万石,那也只是底下人私自搞。人家上面的人搞的动静大了去了。整个盐场出产的盐,每年有一半能走官价,那就不错了。”

这话张诚倒是听明白了,就是每年出产的盐,有一半是报了产量的,这一半朝廷是知道的。走的是官价,朝廷从这里面收钱。

怪不得朝廷每年收到的钱都不多,而且会逐渐递减,原来是他们在人为的控制产量。

多出来的那些盐,全都被他们弄成了私盐,直接就在产量上漂没、贪污掉了。

这部分盐被他们拆分了卖掉,钱自然就落到了那些管事官员的腰包里面。

而那些商人们也愿意帮这些当官的这么干,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钱拿到盐。

就比如一万石,官价要四万两,在张明这里拿是三万两;如果十万石的采购,很可能二十万两就能拿到。

在出京之前,董大宝在这方面了解过资料。

大明现在每年从盐里面拿到的盐税大约在一百六十万,这是经过层层贪污和盘剥之后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数量,应该在三百万两左右。

这里面如果有一半的盐被漂没了,那朝廷在这里面的亏损绝对大得多。

正常情况下,朝廷应得的银两绝对不会低于一千万两。毕竟除了税之外,发放盐引也需要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