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什刹海的地契(3/4)

他家里面也不缺这么一个园子,当初来北京城也早,地位也足够高,地拿在手里也没有人敢要,手里面的这些地才能得以保全。

要知道,这些地可是极富地域特色的,全都是水稻田。

在京城,上好的水稻田那价值可非常不一般。

这里的地要拿出去给人盖房子。那价格就更不一般了。

早在之前,什刹海水面稻田增加而湖面锐减,在德胜桥东南开挖一条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与后海隔开。

积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经西压闸入皇城,同时向西北,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

这也使得这里被更多人看中,想要在这里建园子。

朱翊钧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张溶居然能拿出这里的地契。

这可是宝贝啊!无价的宝贝啊!

如果换位思考的话,朱翊钧自己也未见得舍得。

尤其他还是穿越而来的,深深明白这里意味着什么。什刹海啊!两千亩地啊!

不得不说,张溶的这一份礼实在是有够重。

再看老家伙的时候,朱翊钧的心里就没有了任何轻视之心。

不要小看古代人的智慧,他们当然知道什刹海的地意味着什么。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拿这个东西来做敲门砖,自己无法拒绝。

说起来,还真的没有办法拒绝。当自己看到这块地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规划这块地要做什么了。

在朱翊钧看来,这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真的拿来种地的话,那才是浪费。

浪费了自己从后世来的宝贵经验,浪费了一个后世人该有的见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