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秋风吹过螃蟹楼(月末求月票)(2/3)

他们第一站去了祠堂参观服装队的工作。

里面有整齐的缝纫机,墙上有挂起来的绳子,绳子上是成品的衣衫,和领带。

秋渭水当时给王忆买领带没少花钱,王忆便从22年进了布匹、学了领带缝纫工艺,他们生产队自己生产起领带来。

他另外也进了包装盒,一个领带和一个领带夹配套一个包装盒送入沪都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出售,售价是足足的二十元钱,生意很好。

现在随着外国电影电视剧的引入,加上改革开放不少外资、侨胞进入国内,导致穿西装皮鞋打领带的风潮开始兴起。

岛上出产的领带品质挺不错的,主要是布料好,做出来的领带观感要比现在流行的普通棉布领带更受欢迎。

加上领带夹和包装盒,这样档次便上来了,在沪都卖出了不错的价钱。

王向红骄傲的给来参观的干部们介绍,说服装队现在重点生产假领子和领带,因为这都是用工厂残余布料再利用所生产出来的,属于下脚料回收利用。

听说这么小小一块布就能卖出二十元钱——比得上壮劳力现在出去打工半个月的收入了,黄志武那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他跟王向红商量说:“我们社员家里也有缝纫机,能不能到你们这里学习领带制作工艺?”

王向红笑道:“我们很欢迎,市里和县里要求咱们组织参观工作不就是为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吗?”

“你们有的好发展项目我们要学习,我们有好的项目你们也可以来学习——不过这个布料可不好解决,你们得自己联系工厂寻求这些下脚料,我们生产队进货的布料不多,自己都不太够用。”

冯一木拿起一块布料捻了捻,试探的问道:“这是什么布料?像是涤丝的化纤布。”

王向红说道:“这其实是真丝布料!用的是百分百的桑蚕丝,这布料可不一般,是人家工厂生产高端女士睡衣的下脚料,这些睡衣都要出口创汇呢!”

这些话都是王忆讲解给王向红来说的,如果有人想知道布料来路,王向红便说是自己战友介绍的门路。

尽量不把王忆推到台前来。

这样王忆在队伍里出不了风头,没人注意他,他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了,便索性自行离开。

下午大胆回来的挺早,参观学习的队伍离开的时候他们也摇橹返航,回来准备跟王忆一起去漂钓鲅鱼。

王忆正好去送参观人员离开,大胆冲他招招手喊道:“王老师,卸下今天的鱼获咱们就去漂钓鲅鱼。”

他又抬起下巴点了点离去的机动船,问道:“他们来参观的吗?是不是又来混吃混喝了?”

王向红笑道:“什么混吃混喝?人家来咱队里参观学习,咱们不该招待人家吃一顿饱饭?”

“放心吧,人家没白吃咱们的饭,每个人都买了一盒领带和两斤月饼,咱赚回来的钱够招待他们吃十顿饭了!”

他又叮嘱大胆:“你今天领着王老师去螃蟹楼,现在进深秋了,看看螃蟹楼里沙蚕多不多,多的话该打沙蚕酱了。”

大胆说道:“好,我估摸着现在螃蟹不少,沙蚕不多,等我去看看。”

随意的聊着天,他们开始从船上卸货,卸下箱子后换成钓竿、竹篓和蚯蚓、小鱼,一行人摇橹开往海里。

王忆坐在船头欣赏深秋的海洋盛景,大胆过来借火,然后说道:“今天先钓鲅鱼,要是运气好,咱们还能碰到海年鱼。”

海年鱼,海鲶鱼。

外岛有冬天准备年鱼的说法,取一个年年有鱼的兆头,内陆其实也讲这种好兆头,过年会准备上红鲤鱼之类,好看好讲究。

但没有家庭准备鲶鱼,尽管鲶鱼跟年鱼的发音一样。

而外岛这边要直接的多,内陆有鲶鱼,海里也有海鲶鱼,他们会用海鲶鱼做年鱼。

因为海鲶鱼跟别的鱼不一样,它们一般都是深秋或者入冬才能吃到:

这种鱼是海鱼中最短命的家伙,它们的一辈子只有几个月或者说一年。

当地渔家人说起好鱼有“一年长一尺,十年长一丈”的说法,意思是好的鱼都是一年只能长一尺,十年才能长一丈。

海鲶鱼是例外,用外岛的说法就是龙王爷封它一年生,每年二月春分左右小鱼孵化,到了立冬时节就能长成一尺左右长的大海鱼。

深秋之后的海年鱼就可以捕捞了,它们开始来到浅海近岸边水域,此时食性凶猛,一条蚯蚓就能钓上来几条海鲶鱼。

原因是这时节它们来到浅海区域准备繁育后代,而要生育后代就得大肆进补,所以此时它们最好垂钓。

此时垂钓上来的海鲶鱼自然也最肥最好吃,个大肉鲜,带回去后趁着新鲜能做很多好菜,什么熬海年鱼、红烧海年鱼、年鱼熬萝卜、年鱼炖豆腐等等。

而最具外岛渔家传统的特色菜是做馇年鱼酱和锅炮海年鱼——这种鱼油脂低、鱼刺软,适合用来做鱼肉酱。

渔家的鱼肉酱一般不太好吃,跟虾酱一样就是个下饭菜。

但这是因为如今家家户户日子过的差,不舍得用油,像年鱼酱要是用足够的菜油来炒来蒸,那滋味可是又鲜又香,再配上新鲜出炉的滚烫大馒头——

馒头掰开抹上肉酱,油水渗入馒头一层,吃一口真是太香了!

抽着烟,大胆心心念念的介绍着:“海鲶鱼比鲅鱼要好吃,鲅鱼肉太粗了,而且腥味大,海鲶鱼最好。”

旁边的王祥海走来蹲下说:“是,海鲶鱼好。”

“家焖海鲶鱼,椒炒海鲶鱼,蒸干咸鱼……不管怎么做都好吃,高粱米水饭这东西粗糙不好吃,谁都不乐意吃,可要是配上海鲶鱼,嗨,那可太对味了!”

“王老师还没有吃过吧?”王东青问道,“那今天咱们怎么着也钓几条海鲶鱼上来,叫王老师回去尝尝,保准能叫他多吃好几碗饭!”

一路摇橹奔驰,足足一个小时之后他们看到了一座小岛。

螃蟹楼就在这岛屿上,这岛屿没有名字,是个小无人岛。

因为螃蟹多有些人便叫它螃蟹岛,但这里也是钓海鲶鱼的好地方,所以也有人叫它年鱼岛。

还因为寻常人们不会来这岛屿,只有冬天不忙了才会来钓海鲶鱼,而钓到以后就要准备过年了,因此还有人叫它过年岛。

小岛自然没有码头,它这边只有乱流,水流速度还很快,外地人或者说没有摇橹好手艺的人在这里难以行船,就跟黑礁海一样。

但天涯岛的壮劳力们都是好橹夫,大胆上去掌橹,渔船很顺利的绕过湍湍激流搁浅在一片滩涂上——海滩上有一段海泥可以停船。

这段海泥区域也是螃蟹楼所在,由于受潮水水流影响,海泥地上被割出了一道道小沟。

经年风吹浪打,小沟逐渐加深,小沟里的海泥被拍到了沟垄上,这样沟垄越来越高,如同一道道迷你堤坝。

垄沟里满是窟窿眼,都是螃蟹、小鲶鱼、泥螺之类的洞穴,因为很多螃蟹、小鲶鱼之类的会死掉或者离开不再回来,这样导致了洞口悬空,如同一桩桩小楼,所以外岛人俗称为“螃蟹楼”。

鲶鱼会在河湖中打洞,海鲶鱼也会打洞居住,这螃蟹楼就是小海鲶鱼最喜欢的巢穴。

很多海鲶鱼在岛屿四周繁育小鱼,这样小海鲶鱼便进入螃蟹楼里躲避天敌,它们在里面慢慢长大,直到天很冷要冻住这些洞口之前才会离开。

到了秋天,村里人在“螃蟹楼”外,用一根根竹竿把一串串鱼钩插上钓年鱼,潮水退下去后去清鱼换食儿。

岛上有枯草,大胆去拽了一把过来,一根根的插进螃蟹楼的‘楼房’里头。

然后有些草梗会或慢或快的摇晃起来。

见此大胆便精神一振,说道:“行了,咱们今天应该能钓到海鲶鱼,你们看已经有海鲶鱼进楼房了。”

王忆问道:“从哪些草梗看出来的?”

大胆说道:“摇晃快的就是小海鲶鱼干的,螃蟹泥螺蛏子之类的对草梗没有兴趣,草根插进它们的巢穴后要么不动弹,要么就是动弹的很缓慢——因为它们在里面动弹时候碰到了草梗导致的。”

“小海鲶鱼贪食,看见有东西进自己地盘里就开始张嘴去吃,可草梗又不好吃,它们吃不下去,叼在嘴里就一个劲的咀嚼,导致了草梗快速摇动……”

大胆正在这里讲解,率先上岸去的王东青在东南方向一块石头上吆喝道:“同志们到我这里来,赶紧下杆,有鱼!”

王忆赶紧拎起鱼干准备钓鱼。

大胆淡定的说道:“王老师不用急,放心好了,这边肯定有小鲅鱼。”

岸钓鲅鱼对地点要求不是太高,因为深秋时节,一斤以下的小鲅鱼为了捕食小鱼常在岸边活动,所以不管在滩涂近岸还是港口大坝都能钓到它。

这片无人岛尤其适合钓马鲛鱼。

有些喜欢吃金枪鱼的人知道,金枪鱼是撞击式呼吸,它们不能自动从水里呼吸空气,需要张开鱼鳃然后游动中去撞击海水,强行让海水从鱼鳃过滤,进而呼吸水中的氧气。

同样,马鲛鱼也是这样呼吸的。

它们无法像底栖类鱼那样躲在岩礁洞里等待小鱼来到跟前突然张大嘴巴吞食,它们必须不停地游动,因为一旦停止游动就会缺氧。

所以,鲅鱼群总是在迁徙,而小鲅鱼对氧气需求量小一些,可以待在流动的水域,这样它不用使劲游动就可以得到充足的氧气。

王忆在刚才渔船靠近海岛后就发现了,这小无人岛四周多有乱流且水流急促,小鲅鱼们喜欢这种环境。

特别是这岛屿还有一块部分深入了海中,这叫挡浪坝,一边能挡住汹涌的海浪,让另一边获得更安稳的环境。

从挡浪坝可以上岛,可是大胆他们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们断定这地方有小鲅鱼,而小鲅鱼很胆小,受惊后会离开,在这里上岸等于打草惊蛇。

再一个他们也想在螃蟹楼里看看小海鲶鱼的入住率,如果有挺多小海鲶鱼住进楼里了,那就代表附近来繁衍后代的大海鲶鱼多了起来,他们待会可以钓海鲶鱼。

挡浪坝这里水流变化很激烈,特别是拐角处海水流速最快,雪白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又翻卷回去,发出的轰鸣声触目惊心!

一行人放下鱼篓拿起钓竿摸了带来的小鱼苗开始准备下钩,王东全笑着对王忆说:“王老师你回去尝尝鲅鱼崽子,要是爱吃的话咱们后面早上来钓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