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生产队开副业(第一支)(2/3)

好娃说道:“对,鲜鸡蛋最好吃,以前家里鲜鸡蛋都不吃,要攒着给我卖了娶媳妇。”

好娃的奶奶笑道:“别说些让王老师笑话的话,哈哈,王老师,咱农村人没办法,都是这样的。”

王忆说道:“这笑话什么?鸡屁股银行嘛,谁家不是这么过日子?”

招弟点点头说:“嗯,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我家以前攒半个月鸡蛋,能攒上四五把呢,

到时候让我爹拿去公社赶集卖了或者去供销社跟人换点东西,就这样过日子。”

老太太笑吟吟的一起点头,又打听着问道:“王老师,我老婆子也出不去门,就是听人说你在城里找了个对象?长的又好成分又好,来生产队给干活也给学生送吃的送鞋?”

“什么时候领着让我们看看,我们去不了主岛,好几年没看见新媳妇了。”

王忆说道:“行,以后来了我领她过来逛逛。”

娶媳妇在农村可是一等一的大事,生孩子、盖房子、娶媳妇、打墓地,这就是农村人的人生四大事。

这四件事里生孩子、娶媳妇、打墓地又是人人一辈子躲不开的三件事,平日里社员们攒钱都是在为这三件事做准备。

老太太平日里一个人闷坏了,家里人要么忙干活要么忙着玩,没人爱听她的唠叨。

这样王忆坐在她旁边把她高兴的不行,便借着鸡的话题跟王忆说起话来:

“前两天孩子妈回来说,说王老师你要给家家户户多养几只鸡?咱天涯岛的海是穷海,

海滩少、海货少,这样能养活的了吗?”

王忆说:“能,婶子你看着吧,咱生产队不是有个社队企业然后安排了一支销售队吗?

以后再设置一个养殖队,养殖队就负责养白羽鸡。”

“这样家家户户自己养下蛋鸡,生产队还给社员们养了吃肉的鸡,到了冬天咱大锅炖鸡肉,隔着几天就炖一次。”

老太太听了这话笑的合不拢嘴:“那可不敢想、不敢想,咱生产队还没有过过这样的日子呢,这得是皇帝日子。”

王忆说道:“放心吧,婶子,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老太太拉着他的手说:“你有本事,你说话我们都信,不过咱养鸡不图吃肉,多生蛋,

要是能养的了就让它们多生蛋。”

“养鸡生鸡蛋是好事,我娘家的妹妹在大码公社,她們公社海里富,捞到了小鱼小虾不去卖,回来养鸡养鸭子,她们养得起。”

“我妹妹养了十多只老母鸡,到了夏秋鸡爱下蛋了,两三天就能攒一把鸡蛋,几年功夫你说她就把给孩子娶媳妇的钱攒起来了,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你说她厉害不厉害?”

王忆钦佩的说:“这个确实厉害。”

老太太笑道:“所以咱要是也能养十几只鸡,咱不也一样能给孩子娶上媳妇吗?”

好娃趴在老太太背上说:“奶奶,养十几只鸡,我就天天吃一个鸡蛋。”

“吃,吃。”老太太笑,“你在学校好好念书,考试能考一百分就能吃鸡蛋。”

王忆说道:“咱老百姓要吃个鸡蛋也不容易。”

“不容易,那可是不容易。”老太太说,“鸡蛋都是要换油盐酱醋的,不换的话就把钱攒起来,生产队又开资不了几个钱,咱生活花费全靠鸡屁股了,平时一家人谁都舍不得吃一个鸡蛋。”

“大胆家的凤丫,那时候刚嫁进来的时候大胆他爹就说,你只要生出带小鸡的娃子来,

那坐月子的时候一天给你奖一个鸡蛋。”

“凤丫争气,投胎就是状元那个小牛犊子,可是大胆他家攒的鸡蛋不够,都做了红皮鸡蛋送咱社员了,他家留的鸡蛋不够,只给凤丫吃了三天便没了。”

“这可把凤丫气的,没少叨叨她公爹,还是支书把他战友给送的两斤麦乳精给她吃,算是把这事给平下了。”

王忆听到这话便笑。

看来支书要平事也是全靠往外掏东西。

这样来看自己手段还行。

自己还不用非得送东西呢,有时候拿出老师的权威就能平事。

这样他暗自点点头:嗯,我们王老师太厉害啦!

饭出锅了,糊的金黄色大饼子——这是看王忆来家里吃饭,黄小花特意把规格提高了一点,平日里她们自己吃的饼子还不是这种玉米面混豆面饼子,她们是玉米面混高粱面!

王忆吃过高粱面饼子。

说句矫情的话,那东西拿22年喂狗狗都不爱吃,它是真的不好吃!

凤丫把王忆送来的猪油小心翼翼拿出来,精心舀了一勺油进去准备下葱花鸡蛋,想了想又舀了半勺进去。

鸡蛋炒香椿,用油少了不香。

不过新鲜的海养鸡蛋是真的香,很快便有香味往外钻,好娃又馋又饿肚子里咕噜咕噜叫。

王忆招招手把来弟叫过来,说:“你去找大迷糊,跟他说从门市部柜台下的箱子里摸一根火腿、一片腊肉过来。”

来弟立马欢快的跑出去。

很快她又回来了。

王忆惊呆了:“你跑这么快?”

难道岛上要出一个东方神鹿?

结果来弟说:“王老师,小秋阿姨来找你了,她”

“我草!”王忆一听这话当场爆粗口,赶紧站起来问,“是小秋阿姨来了?在哪里?在码头?”

来弟点头:“嗯,他们刚来,跟那个邮递员叔叔一起来的,我看见了就知道他们来找你的,赶紧回来了。”

王忆对黄小花说:“嫂子我不在这里吃了,小秋来了,我回去看看。”

老太太招呼说:“王老师,是你对象来了?不嫌弃的话领过来坐坐吧,家里饭菜都准备好了,一起过来吃饭吧,让我们老两口也看看咱岛上新媳妇。”

黄小花出来说:“王老师你别管我婆婆,你去忙吧。”

她又对老太太说:“咱家里吃大饼子,人家小秋从城里来一趟,怎么能招呼人家吃这个?”

老太太弱弱的问:“苞米面混豆面的饼子还不好吃?那城里也不能顿顿**米饭白馍馍吧?再说咱家里不是用油蒸了鱼鲞又做鸡蛋炒香椿吗?这多好的菜。”

黄小花还要说。

王忆摆摆手说道:“嫂子你继续忙吧,我领小秋还有张邮递员一起过来,你家里不嫌弃我们人口多就行。”

一听这话黄小花很高兴,擦着手说:“不嫌弃不嫌弃,你看你这话说哪里去了?我是怕人家城里的嫌弃我家,你看又穷又乱的。”

“给你丢人呢。”

她不大好意思。

但打心眼里欢迎秋渭水来做客。

王忆还没有带着秋渭水在队里任何人家里吃过饭,第一顿饭就来她家里吃,这事多有面子?

于是王忆跟她说了句‘别这么说’,然后拔腿去码头。

这时候秋渭水、张有信他们刚上船。

来的不止他们两人。

还有叶长安!

看见叶长安王忆呆住了。

大领导也来了?

这领着大领导去吃糊饼子可就不太好了……

秋渭水看到他后高兴的挥手:“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叶长安没好气的说:“不用吆喝,人家看见了,人王老师又不戴眼镜,还能看不见咱这大活人?”

王忆听到他的声音诧异的看来他一眼,几天没见嗓子哑了,看来咳嗽的更厉害了。

他快步赶过去先问候老爷子又问秋渭水:“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秋渭水说:“昨天回来的,然后我爷爷今天请了个假,不去上班了,先来你们生产队一趟。”

王忆说道:“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

秋渭水疑惑的看向他问道:“还要提前说吗?你不欢迎吗?”

王忆说道:“怎么不欢迎?是没做好准备!我这、我不是怕招待不周嘛!”

秋渭水说道:“没事,我爷爷又不是来疗养的,哪有什么招待不周?再说我们还带着吃的呢。”

她举起包来给王忆看,里面满满当当、鼓鼓囊囊。

王忆只好给跟上来的来弟说:“你回去跟你娘说,除了小秋阿姨还有别人来了,我们先回去吃饭,就不去你家了。”

来弟小声说:“去吧,我奶奶都去换衣裳了,我娘说杀一只鸡,她这会把鸡都杀了呢。”

杀一只鸡……

这可是渔家待客最高规格了!

叶长安咳嗽了两声问道:“怎么了?吃饭问题不好解决?”

王忆无奈的把实情说出来。

结果老爷子听完后不太高兴了:“王老师你是教员,家访是正常的事,可你怎么能趁着响午头去人家家里?这是不是想要混一顿吃喝?”

秋渭水小声问:“爷爷,咱也是响午头来人家家里!”

叶长安淡然道:“咱是因为跟小张同志一起去送信,耽误了时间,其实咱大清早就出门了。”

还是来弟机灵,她是几个姐弟中最机灵的一个,一听叶长安和秋渭水的话便明白了他是要批评王忆。

于是她很护犊子的上去张开一条手臂挡住王忆对叶长安说:“你说的不对,王老师才不去混吃喝,王老师管我们吃喝。他去我们社员家里都会拿好吃的,我们社员都愿意让他去玩,家家户户欢迎他!”

王忆解释道:“今天本来我没准备在学生家吃饭,是学生家里老人瘫了,没见过小秋,

听说小秋来了想看看长啥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