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祝大家生活开心)(2/3)

王丑猫说道:“小秋阿姨,猪蹄是个人,比我小四岁的人。”

秋渭水尴尬的坐下,默默的分发筷子。

猪蹄过来的时候手里掐着一个螃蟹,一边走一边用蟹钳抠肉吃,估计这就是他的午饭了。

他身上穿着一件好几个窟窿的汗衫,因为个头瘦小,这汗衫都坠到屁股下面了,脚上则趿拉着一双漏指头的小布鞋。

王忆让他们俩落座,说道:“来,小秋阿姨请你俩吃饭,特别是猪蹄,小秋阿姨以前给学生买的好吃的你没吃到,今天好好吃饭。”

猪蹄冲秋渭水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

岛上孩子周末要干活,穿的都破烂,除非要去走亲戚才会穿上校服和小白鞋、回力鞋,所以秋渭水并没有多想,就热情的招呼两人吃饭。

主食是米饭,王忆一人给他们舀了一碗。

两个少年端着碗挥舞筷子,先冲着腊肉下手!

这可是肉啊。

腊肉跟米饭是绝配,两人比赛一样吃,吃的太快先后噎着了。

秋渭水给两人倒水,说道:“别吃这么快,吃的快了对胃不好。”

说起对胃不好,王忆给她还准备了护胃药,因为她是胃酸多、反酸式的胃不舒服,并且有胃疼,所以王忆准备的是铝碳酸镁。

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很少,中和胃酸的能力却很强。

他尝了尝自己做的菜,鲜虾蒸的时间正好,肉质很结实,咬一口就是幸福。

蒸鱼做的更是鲜美,这点从汤汁就能感觉出来,王忆示意秋渭水舀汤汁拌饭,他觉得比腊肉还好吃。

秋渭水喜好吃蒜蓉贻贝,本就鲜嫩多汁的贻贝经过蒜蓉酱的调理,多了蒜香的甜辣,别有一番滋味。

吃饭吃的差不多了,王忆把猪蹄叫过来给秋渭水介绍道:“这孩子叫王东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以前没来上学,前两天刚被我叫回来。”

秋渭水鼓励他说道:“那你要好好学习,我看着你也是个很机灵、很聪明的样子。以后要念到大学,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全人类解放事业作贡献!”

王忆一愣。

这套词说的挺熟啊。

猪蹄点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小秋阿姨,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

王忆说道:“等等,我介绍他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秋渭水同志,你上次给送的回力球鞋没有他的份儿!”

秋渭水恍然大悟,笑道:“我明白你意思啦,下个周我还会来的,我给他准备一双回力鞋。”

“不对,”她摇摇头,“你们现在有了社队企业,每天去县里卖凉菜,那我明天就去买,让你们社员捎带回来。”

猪蹄赶紧说道:“谢谢小秋阿姨,我娘前几年没了、我爹不管我,就王老师和小秋阿姨对我最好。”

王忆伸手指点了点他。

小嘴抹了蜜啊。

秋渭水这人拥有着时代的责任感。

她听了猪蹄的话、看看猪蹄的穿着再联想刚才猪蹄吃饭时候的狼吞虎咽,便认真的说道:“以后我会对你更好的,王东竹你好好学习,我跟你结个对子,以后会帮你辅导功课、给你带吃的。”

猪蹄完全信任她,因为他是完全信任王忆的,而王忆跟秋渭水的关系虽然明面上还是同志、是朋友,但岛上早钦定两人是一对了。

所以他赶紧满怀感激的说:“谢谢你,小秋阿姨,我、我真的太感谢你了!”

“那你还叫我小秋阿姨?自己想想,该叫我什么?”秋渭水笑眯眯的说。

猪蹄愣了愣,然后看了眼王忆断然改口:“师娘,我太感谢你和老师了!”

秋渭水登时闹了个大红脸,赶紧摆手说:“不对,你应该也叫我老师!叫秋老师,我以后会辅佐你学习,算是你老师!”

听着她的话王丑猫很着急:“师娘,我不能瞒着你了,其实我也是个没娘的孩子。猪蹄他娘跑了,我娘得急病没了,现在我爹和他爹一样也不管我!”

王忆哈哈笑。

然后他对秋渭水说道:“我也不能瞒着你了,我比他俩都要惨,因为我是个孤儿,我爹娘都没了!”

秋渭水感叹道:“那咱们这顿饭真是太有缘了,那我同样不必瞒着你们,我父母也去世了。”

她冲王忆张张嘴想说什么。

苦笑一声顿时情绪低落。

依稀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

氛围顿时凝固了。

猪蹄赶紧上去握住她的手摇晃着说道:“小秋老师,没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就是亲人了,我们依然都有亲人。”

王忆也握住秋渭水另一只手说道:“对,以后我们天涯岛都是你的亲人,岛上家家户户的门,都永远对你敞开。”

秋渭水回以勉强的笑容。

王忆见她心理状态开始不太好了,便果断领她去看小奶狗,然后指挥俩小孩说:“你们收拾残局,那个把菜分一分,一人一份带回家晚上吃。”

两个童工争抢着干活:

“这个我收拾。”

“我来、我来,盘子底下的油我要拌米饭!”

小奶狗很有治愈性,王忆领着她去看小狗,又拿了小墨鱼去喂小老鹰和天鹅。

炽烈的阳光永远都是驱散阴霾的神器。

能驱散天上的阴霾也能驱散人心里的阴霾。

这样晒着阳光玩了会小奶狗,两人又说说笑笑起来。

下午不那么热了,两人去海边看着潮水聊天。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正聊着张有信来了,王忆便拎着奶粉、米粉、营养包之类的上码头来邮寄。

张有信递给他一个信封:“王老师,这里还有你一封信,是江南省委机关报《钱江晚报》报组给你回的信。”

王忆想起来,这是上个周末他邮寄出去几封信之一,里面是他写的诗。

信封很厚实。

他拆开信封一看,里面是一张报纸、几张信纸和一张汇款单。

几张信纸写的密密麻麻、洋洋洒洒,抬头非常客气的称呼为‘海儿老师’,落款则是《钱江晚报》报组文艺编辑部天星。

汇款单打开,上面写着‘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单’,收款人自然是他的名字,汇款人是天星,汇款单位则是《钱江晚报》报组。

看一下上面的钱,竟然是16元7角!

张有信和秋渭水都在他身边,看见他拿出了汇款单后便好奇的问:“《钱江晚报》报组为什么给你汇款呀?”

如果只有张有信,王忆就含糊其辞的应付了。

可是秋渭水也在旁边,糊弄秋渭水不太好,这姑娘单纯热忱偏偏又敏感,以后让她发现自己有事情糊弄了她,难免会伤心。

于是王忆只好坦诚的说道:“因为我写了一首诗给报社,应当是被录用了。”

“一首诗?给你16元7角?”张有信一惊一乍,“这绝不可能,我以前在县邮电局的时候,我们局长也写诗发表来着,结果他的稿费是一元六角,还没有你的十分之一。”

“这事我记得清楚,我们领导当时还感叹,说写诗不如杀猪,写出一首诗也就能赚一斤猪肉!”

王忆说道:“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写了一首诗,估计可能是我介绍了我们外岛的情况,报社的同志可怜我们的落后,特意给我多发了点稿费吧?”

张有信摇头:“不是,你这个稿费太高了,你写的诗有多少个字?他们是根据字的数量和诗歌的等级来定价的,最顶级是写一个字就给两角钱,艾青老师就是这样的。”

王忆懵了:“你问这么清楚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写的这首诗多少个字啊。”

张有信说道:“我好奇呀,你写诗竟然赚了16元7角的稿费,这真是了不得了。来来来,让我看看报纸,报纸上肯定有你的诗,所以才把这一版报纸给你随着汇款单邮寄回来。”

他随手拿走报纸,王忆不好阻拦,只能无语。

其实16元7角的稿费不高。

因为王忆为了能引起报社注意,直接上了大招——以海儿为笔名写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可是现代抒情诗中不能回避的一篇,王忆有信心发给报社肯定能发布。

事实也是如此,这首诗邮寄过去还不到一周时间人家已经给他回信了,考虑到邮电局的效率,那么除去来回时间,可能这首诗刚送到文艺编辑组,编辑组看后便拍板要录用。

根据稿费级别来看,人家给这首诗定的级别还很高!

他这边在沉思,张有信那边在好奇的数这首诗的字数,数完他震惊的说:“一共五十四个字,你一个字三毛钱?比艾青老师还厉害!”

王忆一听这话急了,问道:“怎么可能?我这首诗一百多个字,应该是一个字一毛钱——你看的啥啊?”

报纸文艺版有四首诗,其中一首诗的作者叫‘我先生’,张有信便是指着这首诗问的:“你是教员,这是不是你的笔名?先生以前就是教员的意思,是吧?”

王忆跟着看了看,‘我先生’发表的是一首短诗,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