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中华英烈永垂不朽(2/4)

他不怕电推子会暴露身份。

这年头欧美电推子早通用了,甚至连更先进的真空电推都出来了,以后有人疑问他就往国外推。

当然现在国内也就是大城市才有所见,乡下用的都是手动如剪刀的铁推子。

所以社员们很新奇:

“用电池的推子?自动化呀?”

“咱城里确实没有,不过现在城里有理发屋了,剃头匠不叫剃头匠了,叫理发师、美发师!”

“这是在首都带回来的?”

王忆一边开推一边说道:“对,但首都也很少,友谊商店才偶尔有卖。”

“友谊商店是啥?”抱着小儿子的凤丫问道。

王东喜说道:“专门做外国友人买卖的供销社。”

“这厉害了,王老师还能进友谊商店。”众人纷纷羡慕。

王忆大概推了一圈,一个脑袋推出来了。

学生摸着头发傻笑着回队列,立马有一群孩子围上去:“状元,啥感觉?疼不疼?”

“对,疼不疼?公社刘瘸腿的铁推子都生锈了,每次剃头会夹头发,死疼!”

“你怎么这么快?让我摸摸、让我摸摸……”

电推子加上模具的组合就是圆寸头流水线化,王忆又招招手,学生们有了榜样不再害怕,开始争先恐后的上来。

理完发的回家洗头,赶在记者到来之前,男学生们已经全换成了统一的圆寸头。

当然不是很标准,王忆给自己定的理发标准就是能看得过去即可。

想要标准那省什么钱?去洗剪吹一条龙。

九点多钟,记者戴着相机乘船上岛,他是个中年人,看到列队整齐的学生们统一的圆寸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王支书,你们队里的思想觉悟高啊,学生娃们为了今天扫墓还统一剃了头?”

陪同人员之一的王东喜笑道:“这不是知道报社的同志要来,我们就让孩子们好好收拾了一下。”

这个回应让记者更满意:“待会你们看我的,我给你们至少拍十张照片!”

王东喜顿时高兴。

这年头相机拍照代价很大,每次拍照都要胶卷都要冲洗,而胶卷昂贵,便宜的国产乐凯牌胶卷也得十元钱,冲洗一次也要花十元钱,这一来一去就是二十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