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走上巅峰(2/4)

现在与王向红接触了,他便猜测王家村未来的落魄可能跟王向红的保守和古板有关。

他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经济无论如何是要发展的,村民未来要过好日子,那就得谋发展、求致富。

但这话他没说,现在说也没用,毕竟他只是刚回乡的大学生,没有权重。

于是他顺着王向红的话说:“支书您吃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长,我觉得您的话没毛病。”

一听这话王向红心花怒放。

他欣慰的说道:“你是大学生,明事理,跟他们就是不一样。以后咱村里发展少不了你出力,你要挑起一些担子。”

王忆肃然说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向红对他的态度不是满意而是满溢,好的都要溢出了。

他点点头:“那行,你刚回来先歇歇,我领你在大队里转转,跟咱王家人都过过眼。”

“然后我送你去学校,你到时候琢磨一下怎么能把学校给拾掇起来。”

“娃娃们得念书,念书有知识才行,否则当兵不能提干、说话没有分寸、办事没有手腕,会让人笑话的。”

王忆郑重的说道:“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做一名好教师。”

这个表态使得王向红更满意。

他说道:“好,那我带你出去走走——对了,庄同志临走的时候给你留了一句话,他让你找个时间去你同学家里把介绍信带回来。”

一听这话王忆心里就一句话,我草。

庄满仓不愧是警惕性极高的人民卫士,他还是对自己身份持怀疑态度。

王向红也希望他把介绍信带回来:“你现在户口在哪里?你准备落城里还是落咱……算了,大学生能把户口落城里,还是要个城里户口好,能吃商品粮。”

王忆说道:“我想把户口落咱村里!”

听到这话王向红面色一喜。

城里户口比农村户口可值钱太多了,人人都想往城里跑。

前两年知青返城大潮,许多知青是在下乡时候落了户的,他们为了能把户口迁回原籍,那真是手段百出。

有些知青户籍还在城里,但他们下乡后和当地农民组建了家庭。

为了能回城里,不少知青抛妻弃子、抛夫弃女。

而自家这个大学生侄子愿意将户口迁回大队里,根据王向红的认知,这可太难得了。

这是什么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