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心中所想(2/2)

“这鱼片不够鲜嫩爽滑,如果是活鱼的话,我应该能比这做的好。这汤炖得也不够入味,许是太着急了,笋的滋味没有渗入汤中。”

曹英很是诧异:“阿光,你不是从小就是孤儿吗?你吃不上,喝不上的,怎么还能品出来这些?”

白文光淡然一笑:“这些天一直起早贪黑的在堤坝上忙活,没跟你们仔细说我的经历。我很小就去当学徒了,做过好几样差事。在我们茶乡镇的饭馆里面干过四年,其实我做菜的手艺还可以,就是怕你们北方人吃不惯,一直没敢下厨。”

刚刚拍桌子的那位大哥又急了,叫嚷着喊道:“那两桌怎么回事儿?怎么他们的菜上了,我的就上不来?”

店小二赶忙解释:“客官稍等,马上就来。这两桌点的都是招牌菜,提前已经配好菜和佐料,自然出的快,您点别的菜就会慢些。”

客人并不买账,继续吼道:“那你干脆只卖几道招牌菜好了,弄这么长的菜单做什么?既做不了,就不要糊弄人。”这位脾气暴躁的客人终于忍不了了,站起身来气呼呼的离去。

阿竹望着他的背影下了楼,这才点头说道:“阿光说的没错,这两道菜的确有缺陷。估计是南方的厨子不好找,若只有一个厨子,做这一整个酒楼的菜,肯定忙不过来。我觉得咱们可以把菜品的范围缩小,就像刚才那位客人说的,咱们只卖几道招牌菜。这样出菜快,还可以避免浪费,不必准备过于繁多的食材。”

边野帮阿竹夹过来一块排骨,笑嘻嘻地说:“都说财神爷降临赵北村,要我说呀,阿竹就是咱们的财神爷,想得真周到。跟阿竹一起做生意,想不发财都难。”

阿竹抬眸看向边野,正碰上他火辣辣的目光。脸上一热,她低头吃排骨,不肯说话了。

又有新菜上桌,边野又给阿竹夹了两样菜,自己才开始吃第一口。“凌云,你回到幽州以后,也把我们修路这事多跟大家说说,我们修路时挖出了一块财神爷的雕像,如今就立在赵北村。神奇的很,能保佑大家发财的。”

万凌云双眸炯炯:“还有这事呀?好,大哥你放心,我回到幽州就把这事儿宣扬出去。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幽州城那么大,我平时都在书院里,很少能出去吃饭。那些客商们,我也接触不到呀。”

边野灵机一动,突然想起今日自己买首饰的时候,那个捧着话本子不肯放手的书生。

“幽州城里的年轻人,是不是都很喜欢看话本子?”

万凌云有点跟不上表哥的思路,感觉这话题实在太跳跃了。“对呀,不光年轻人,上了年纪的也爱看呀。有一次,我在我们夫子的房间里,还发现了一本压在《论语》底下的话本子呢。”

阿竹忽然抬起头来,吐掉嘴里的骨头,十分惊喜的看着边野。“你的意思是,写一个跟赵北村、跟财神爷有关的话本子,这样就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了?”

能得到阿竹的呼应,边野十分高兴。“对呀,你们觉得这办法可行吗?”

大家纷纷称赞边野脑子快,能想出这么一个好法子。没想到这个种地的大老粗,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书生都没能想到的好点子。

话本子一事触到了万凌云的兴趣点,他放下筷子,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那就这样吧,我来写一个故事。就写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过赵北村,拜了拜财神爷。进京之后不仅中了状元,还娶了丞相家的女儿,名利双收。这个故事肯定很多人喜欢看。”

曹英不服气了,微微撅起小嘴反驳道:“那书生为什么非要娶丞相家的女儿呢?大户人家的娇小姐,自然脾气不好。我觉得你不如写书生衣锦还乡,娶了青梅竹马的邻家姑娘。”

阿竹缓缓摇头:“我觉得你们这故事……也可以吧,但是我们主要招揽的是那些南方来的客商。以书生做主人公,很难引发他们的共鸣呀。要我说,就写一个南方的茶商,他贩茶去幽州卖,路过赵北村,拜了财神爷。茶叶卖了好价钱,又在北方低价购进一批毛皮运回南方,又卖了个好价钱。于是他发了大财,娶了心仪的姑娘,后来生了个儿子,考中状元,做了大官。”

边野静静地看着阿竹笑,把阿竹看毛了,推了他一把。“你笑什么?不然你也写一个,看谁写的畅销。”

边野拿起崭新的汤勺帮阿竹舀菜:“算了吧,我一个大老粗,不会写这种东西。我就是觉得你们说的这些都有点好笑,动不动就考状元,状元哪是那么好考的?这些升官发财的事,太不实际了吧。我觉得不如写一个江南的姑娘,嫁在了北方,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万凌云惊喜地一拍大腿:“大哥,你这是终于承认了呀,我早就觉得你对夏姑娘有些不一样。”

边野不在乎直接承认,就怕阿竹脸皮薄不好意思,就警告万凌云:“没谱的事儿,别瞎白话,坏了我的大事抽死你。”

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其实就相当于是承认了。万凌云欢喜地笑了起来。“好,我明白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