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月夜抢收(2/2)

他瞧了瞧自家几个坚决拥护他的兄弟,颇为得意,却忽然发现小弟弟家的侄子崔百家站到了边野那边。便抬手指着他骂道:“崔百家,你还姓不姓崔?小时候你爹去的早,你吃谁家的饭长大的?”

崔百家憨憨答道:“大伯,我小时候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才叫崔百家嘛。我相信野哥的话,他从来不说瞎话,我宁可每顿吃个半饱,也不想全年都挨饿。”

“你……你个没出息的,你给我过来。”

“不,我不过去,我就要跟着野哥。”

边野不想再被催树根占用宝贵的时间,刷地一下转过身,开始给大家安排。“大家听我说,今晚时间紧迫,咱们一起抢收。先从村西头最低洼的地方收麦,家里有牲口有车的,都套上车负责往村里拉。男人们负责割麦打捆,女人和半大小子们帮忙装车捡麦穗儿。麦穗要捡快些,不必特别干净。十岁以下的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留在村里,帮忙卸车看家。家家户户都敞着门,若是有人趁此机会来偷来抢,你们就敲响铜锣。我们手里都是握着镰刀的,看我不削死那些不要脸的。”

明月升了起来,在边野身上镀上一层清辉。从阿竹的角度看过去,他高大的身影笼罩了一层荧光,挺拔的身姿像画里的天将。他排兵布阵,很快就安顿好一切。

“狗娃子,你去南面的李广村,把这件事告诉他们里正。是否抢收,咱们不管,只管传话。小栗子,你去北面的燕南村,也办同样的这件事。传了话你们就赶紧跑回来干活,别耽搁,知道吗?”

“明白。”两个半大小子异口同声的答道,撒开脚丫子飞快地跑走了。

众人按照边野的吩咐,回家套车取镰刀,全都到村西头的洼地里集合。

起风了,麦浪滚滚,人影绰绰,镰刀光亮的刀刃在月光下闪来闪去。忽而被人挥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闪电,忽而落入麦田之中,刷刷地斩掉一片麦秆。

很快村西的十几亩地收完了,大家按着顺序往东走。并没有一户人家要求打破顺序,先收自己家的。

崔家十几口人,站在村头的石榴树下瞧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他们心里也有点痒痒。崔树根站到轧麦的石磙子上面,遥望远方,似乎是想看看究竟有没有洪水冲过来。

李广村的李正带着几个族中耆老,赶着马车过来了,一把抓住正在割麦的边野,急急问道:“大侄子,那孩子说的是真的吗?我刚刚跟村里人说了,他们都不信呢。”

边野没空跟他长谈,把刚刚割下的一抱麦子,放在地上拧好的麦杆绳上,放下镰刀,把麦秆往中间一拉,大手灵巧地一拧,就打了一个结,抬手把硕大的一捆麦子扔到了马车上,毫不费力。

“李叔,白马河的水已经快要冲出河岸了。我估计明天早晨洪水会到,所以今晚抓紧抢收。不过这也只是我估计,未必一定会发生。事情就是这样,收不收你们自己做决定,无论结果怎样,都别怨我,我只好心给你提个醒。”

边野弯下腰,继续刷刷割麦,无暇多做解释。

李广村的几个老爷子退回马车上,商量对策去了。

阿竹第一次参与收麦,有些手忙脚乱。脚踝被乱糟糟的麦茬扎破好几处,手上也有星星点点的血迹,只是心情太过焦急,并未感觉到疼痛。

月上中天,麦田里依旧热闹非凡,银镰挥舞,驴马嘶鸣,平日里不常出门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都忙得团团转。人们无暇擦拭脸上的热汗,也看不清手上扎破了多少伤口,只顾着赶快抢收小麦,保住这一年的口粮。

滚滚的麦浪逐渐变成乱糟糟的卖茬,粮食都被运回家里,大家心里越发踏实了。东方露出第一丝鱼肚白的时候,只剩了最后两亩地。

边野执起累酸的腰,看了看疲惫的大家。“剩的不多了,腰不好的就歇会儿,腰好的坚持一下,咱们一口气把它割完。”

“哪个小伙子敢说自己腰不好,还想不想娶媳妇了?”边林在一旁大声打趣儿道。

男人们哈哈大笑,听懂的小媳妇儿红着脸,低头捡麦穗。没听懂的姑娘们,大概也能猜出不是句好话,没人接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