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一路风尘(2/2)

童试是只要身家清白的人,就可以参加考试、考中者进入县学,成为生员。

生员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进士。

进士参加殿试后,取三甲,然后进行排名。

一甲前三,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林童生参加了童试,虽然成绩合格,取得了生员资格。但是在资格审查的时候,因为作弊被除名,并且因为这个不良记录,以后也不准参加科举考试。

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有很多作弊手段。

一是冒籍,既外县考生冒充本地考生参考,占用本地名额,类似于后世的高考移民。

二是枪替,就是请枪手替考。

三是匿丧,就是隐匿父母丧期,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

林童生就属于这种情形。

在为父亲服丧未满三年的时候参加考试,最后被清查出来。

所以,他到现在也只是个童生,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没有功名。

终于到了一个青砖红瓦的院落前。

这是一个有五间正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的院落。

从房屋规模和新旧程度上来看,显然家境不错。

从敞开的大门看进去,院子里有一辆车,两匹马,两头牛,猪圈和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这些东西,也表明了林童生的家境,在大德皇朝里,至少是个小康之家。

一个婆子迎了出来。

“敢问你们找谁?”

“这里就是林童生家吧?请问林老爷在么?我们是他的同年介绍来的。”

所谓“同年”,就是林童生同年参加考试的同学。

“你们等一下,我去通禀老爷一声”。

很快,一个看起来三十来岁的男子出来。

身穿一件白色长衫,发髻虽然有些散乱,仍不失一副儒雅气度。一看就是读书人模样。

“敢问客从何来?”

慕容采薇没有直接回答,递上了一个栓着穗头的精巧小葫芦。

林童生脸色刷地变了。

这个小葫芦,就是冯梨花给采薇的信物。

这是当年林童生给冯梨花的定情信物,冯梨花一直带在身边。

“家叔姓穆,我家叔叔是林老爷的同年,此次到关外投亲,家叔叫我路过这里时,前来探望林老爷,也在这里歇歇脚。”

“哦,原来是穆同年的子侄,怠慢了,一路辛苦,快快请进。”

林童生很快恢复了正常,将采薇三人引进院子。

“林财,把车卸了,把牲口伺候好了”

“冯妈,把车上东西收拾到上房去,贤侄今晚就在上房歇息,杀鸡备酒备菜,今晚我要跟贤侄好好喝上几杯。贤侄请随我来。”

林童生吩咐下去,把慕容采薇引到了客房。

春分和夏至则跟着冯妈一起收拾东西。

客房里只剩下了慕容采薇和林童生。

“贤侄此来有何指教”?

林童生的口气,充满了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