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领赏(2/2)

“然后呢?”居北熙问。

宋阳道:“这是好事但你别忘了他是大汉朝的将军。”

居北熙道:“你不也是大汉朝的太子傅?”

宋阳笑了一下,“伶牙俐齿。”

“这也是和你们汉人学的。”居北熙回。

从在将军府那次起宋阳就断定霍金是知道居北熙是匈奴人的,至于为什么还会把居北熙留在身边这酒不得而知了。

“霍靖身边不能久留,要走就快点走。”宋阳道。

居北熙笑着问:“我又没做亏心事为什么要走?”

“现在没做不代表以后不做。”宋阳抬头看了居北熙一眼,眼神有些吓人。

她没有回答,或许是出于心虚。

“难道你真想把命留在长安?”宋阳反问。

居北熙问:“宋阳,你究竟为什么要帮我?”

宋阳道:“我不是说过,你差点成了我的妻子。”

“胡说,我自幼都没听说过。”居北熙道。

本是出于玩笑说的话却让宋阳心中无比难受,难道阿姊一次都没有提起过自己吗?

“你可有兄弟姐妹?”宋阳问。

居北熙想了想,“有。”

“一母所生?”宋阳又问。

居北熙摇头,她母亲只生下了她一人。

“居北熙,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活着离开。”宋阳说:“有什么事记得找我。”

“我若出了事你恐怕保不住我。”居北熙道,“难不成太子傅要丢了乌纱帽?”

“哼,乌纱帽?我肯不肯丢你可以试一试。”宋阳如是说。

若是真的走到了那一步,丢了命也要留住居北熙。

什么江山社稷、什么万世千秋、什么黎民百姓,曾经阿姊告诉他以后要做一个好官,要为了这些做一个好官,可笑至极,说这句话的人被送去和亲。

居北熙突然说:“我能否向太子傅打听一个人?”

“谁?”宋阳问。

居北熙垂下眼眸犹豫了片刻,少顷她抬眼看着宋阳的双眼,四目相对居北熙的眼睛像极了她母亲。

她道:“李慈。”

“不认识。”宋阳说这句话时眼睛红了。

居北熙微微一笑。

“这个人也在长安吗?”宋阳问。

居北熙摇头,“以前是在的,现在或许不在了。”从宋阳动容的那一刻居北熙便知道他一定认识自己的母亲,既然宋阳不肯说不问也罢。她在长安本来就不安全,没必要再拖一个人下水。

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宋阳说自己漏洞百出今日一见他不也是如此。没有人能瞒过自己的心看似毫无破绽的去欺骗别人。

“这茶真涩。”居北熙吐槽了一句。

宋阳道:“不爱喝茶的人总觉得这茶又苦又涩。”

“汉人为何喜欢饮茶?”居北熙又问。

宋阳道:“怕酒后吐真言吧。”

“当然只是一部分人而已。”宋阳又说。

在走之前宋阳又叮嘱了一遍居北熙万事当心,回去的路上居北熙想到了母亲曾说长安城可能不会有惦念自己的人了。

当时的居北熙还说,一定有的。

母亲笑了笑,若是有也是家中父母和一个弟弟。

如果说宋阳是母亲口中的那个弟弟倒是也能说得通,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是说自己的外祖父母也在长安?那他们现在在哪?

人来人往的街上,居北熙突然觉得或许他们就是某一个在行走的人。长安城里好像有了一处向往的地方和想见的人。

回到府中后居北熙就问荣琇,“长安城里可有姓李的官员?”

荣琇答:“李丞相、李将军都是姓李的官员。”

“有没有那种比较低的官职?”居北熙又问。

荣琇摇摇头,“有是有,只是官员太多了,奴也不清楚。”

这句话是真的,居北熙略有些丧气的垂下头。她也不能问哪家的官员的女郎被送去和亲了。

在她眼中最不可能的就是李丞相和李将军,他们两个是堂兄弟而且都身居高位,听母亲说外祖父的官职并不是很高。

家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居北熙很想知道。可悲的是她和霍靖一样从小就没有怎么感受过家人带来的庇护。如果她能在长安城里有一个家该多好,她赶快摇头,她是要为匈奴安身立命的人。

长夜无声,练兵场也在夜里安眠。

都说长安城里繁荣富贵、说大汉朝的官员尽显奢迷。可是在这些酒肉成林的背后竟没有人能睡个安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