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相逢如旧,经济支柱(2/3)

有人远远看着,有人就壮着胆子,献过殷勤。

很显然,王绛阙讨厌这种感觉,葛雄当初就是旁观者之一,他至今还记得王绛阙当时的眼神,还有当事人恨不得钻进地缝里的感觉,但王绛阙总算还留了面子,只说她早有了婚约,夫家姓张。

从那以后,自然就再也没人有别样的心思了。

这几年葛雄负责搞情报工作,对外界信息了解很多,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王绛阙的身份他们还是知晓了,是歙县王家。

知道家世,自然就知道曾经的事迹,夫家姓张,大概……

葛雄觉得自己的青春结束了,张执象过来,恐怕是完婚的,青阳先生成婚,应该就会回去了吧?她其实,本就不该属于这里……

葛雄越想越低落。

“沁源县第一小学。”

来到目的地,张执象念着校门前的招牌,葛雄振奋了下精神,说道:“沁源县有十座小学,三座中学,一座大学,我们七岁以上的孩子,都能识字!”

“所有人,只要年龄到了,都可以读书。”

“免费!”

葛雄强调着,想要让张执象意识到他们的先进性,有着娘家人撑场面的想法。

“她在教小学?”

“我们所有的教材,包括大学教材,都是青阳先生编写的,相对于已经可以自学的大学生来说,小学生才更需要先生教导!而且,先生每周都会在大学有讲座,从来都是座无虚席。”

“这样啊……”

路上,葛雄不仅介绍他们的教育水平,更介绍他们的工业水平,说朝廷的北斗神铳,他们已经研发仿制出来了,他们的科研水平比朝廷和舟山都高,只是缺乏基础工业门类支撑。

张执象忽然想到了当年王绛阙评价《算学宝鉴》的云淡风轻。

王家本来就重视理工。

这十年来的投入培养,沁源大学的科研水平超越朝廷工部和舟山那边,也不是不可能,当然,仅限于理论水平……

葛雄带着张执象来到上课的教室门前,手持粉笔写板书的王绛阙以余光看到了门外的人。

恍惚间的熟悉,让她第一反应,就想起了那个人。

她停下了笔,平静的跟学生们说道:“自习。”

说完,她转身出门,离张执象越来越近,没有问候,没有寒暄,只是说道:“来了?”

“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