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绵绵若存,天道损补(二合一,盟主3/5)(2/3)

张执象琢磨过来,问道:“那飞刀也是你元神所化?”

陆西星还是那副双手拢袖的姿态:“比不得你门第非凡,我等野修也只能用自己元神来打造法宝了。”

张执象忽然想到了冠军奖励的陨铁。

问道:“你的斩仙飞刀,其实是可以有实体的吧?”

陆西星勾唇一笑,说道:“被你发现了啊,没错,是可以有,正是要那五百斤陨铁,张执象,这是你最后一次,有胜过我的机会了,等我拿到陨铁,斩仙飞刀炼制成功,你哪怕有天师剑,也不是我的对手了。”

“许家竟然不把陨铁给你?”

“许青麝不知道许家有这些陨铁。”

“那确实可惜了。”

张执象说着话,身上金炁腾起,道:“那么,就是纯粹的比拼实力了?”

“啊,没错。”

陆西星说着话身上的炁也开始升腾,炁的表现形式与修炼的功法有关,陆西星的炁不但表现为透明,而且似隐似现,换成一般人,估计都要以为是学艺不精了。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陆西星参悟得道,自创修行法门,谓之:内炼一事,不过是绵绵若存而已。

要理解道德经第六章,是需要联系上下文的,上文句末有“多闻数穷,不若守中”,下文开头有“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那么,第六章的宗旨是什么呢?守中,长生。

何为守中?

空即是中,静即是中。

谷神并非名词,而是动词,是“使神谷”,谷是什么?虚怀若谷。空幽深远谓之谷,而空到极致了是什么?是死。

所以,要空,但不能死。

就要“谷神不死”。

翻译翻译,就是静到极致,但不能是枯静。

道德经或者说华夏文明的核心,是容不得二极管式的偏激的,就是要取中,要无为而无不为,要静而不死。

那是很玄妙的感觉,而道,就是一个“静”字。

所以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而“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这句话的解释则是,道所衍化的万物,其根底都是通于天地的,这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相通的,在道看来,万物平等,而万物的根底都相同。

谁能得道,不在于天赋根底。

而在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所以,陆西星才会认为,所谓内炼一事,不过是绵绵若存而已。

绵绵若存何解?

或可从上一句延伸,既然我们的根底都是深扎于天地,那就如同麦子一样,根茎自然而然的生长,地面上长一寸,地面下扎一尺。

因而。

陆西星打通大周天,没有用传统的“守中之法”,而是主动去感悟大道,主观意念上去打通正经十二脉,奇经八脉,七百二十窍穴,八万四千毫毛。

每一步,都是对大道干枝的映证。

因为,人体,即天地。

李白有诗云: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

什么是白玉京?

人的上丹田,泥丸天心,就是天上白玉京,是什么是十二楼?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就是十二楼。什么是五城?人有五脏,五脏即五行,即五城。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只有修好了这些,才能“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此为《吕祖百字碑》。

陆西星没有真正的师傅,他自认为师承吕祖,其修行纲要,便是按照吕祖百字碑来的,结丹成功的那一刻,那响起的“一声雷”,便是仙人,你即得道,便有“仙人传道”,授你长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